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勒石燕然!(勒石燕然是成语吗),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勒石燕然!(勒石燕然是成语吗)。

中国历史上最为霸气的一句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用铁血钢拳打出来的。

其中最为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霍去病穷追匈奴两千余里,封狼居胥,大胜而归。另一个便是这“勒石燕然”了。说的是东汉名将窦宪,深入漠北,征讨匈奴,大胜之后,在燕然山刻功而返。

为什么称汉朝叫“强汉”,因为那是真的强啊,打遍天下无敌手,战必胜,攻必取!

当然了,“燕然”这个地名是汉代的古称,在今天的名称已经变了,即今天的蒙古国杭爱山,它位于蒙古国中部,跟雁门关的距离有一千八百公里。

大将军窦宪远征匈奴,就是在这里给了匈奴重重一击,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鬼哭狼嚎,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后来的国家安定奠定了稳固基础。

匈奴对于汉朝来说,是老对头了。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就开始和匈奴多次交手,前期汉朝一直处于下风,不得不和亲换取安定。后来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开始反攻匈奴。大将军卫青七战七捷,袭取龙城,而小将霍去病更是北击匈奴2000里,取得了 “封狼居胥”成就,可以说在历史上添上了浓浓的一笔重彩。不过,这次战争没有让匈奴彻底衰落。因为,匈奴属于游牧民族,粗犷强悍,虽然元气大伤,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西汉后期,国势衰退,后又有王莽篡政,天下大乱。匈奴得以喘息,再度卷土重来。所以说,汉朝的周边安宁仍然难以保持,边境的隐患仍然是存在的。

正是基于这个基础上,才有了后来的窦宪的“勒石燕然”。当窦宪率领汉军大败单于军队,取得压倒性胜利,将领们登上燕然山。打了胜仗的窦宪等人十分高兴,心情不错,意气风发,怎样来抒发这样的高兴情怀呢?那就记录下来,让后人都知晓。

哈哈哈,看来即使是古人,也是已经擅长记录自己的光荣事迹了呢?于是便让班固撰写了这次的战役。当时,窦宪的一时心血来潮,竟然成就了后来的著名的佳话。本来是为了纪念这场重要战役,刻在燕然山的摩崖上,也不容易脱落,不容易消失。

后来,很多的军事名将都以此作为荣誉的象征,成为心中向往的功业巅峰。这便有了范仲淹作诗而叹。

所以啊,历史上“勒石燕然”的是东汉名将窦宪,而“封狼居胥”则是西汉名将霍去病。至于“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则是出自西汉陈汤。大家不要搞错了。

最后说说窦宪的结局,此人武功虽盛,但他是外戚,功高盖主,骄横跋扈,专断朝政,威胁到了皇帝的统治,所以最终被汉和帝赐死。

我先说下勒石燕然,它是指将把功名刻在燕然这座山上,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最高的成就的象征,跟“封狼居胥”地位同等,也是对将士最高的赞赏。

勒石燕然,又称燕然勒功,这个典故出自东汉的一位名叫窦宪的将军,他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登上了燕然山,并把他的功绩刻计在石头上。

窦宪的威名远震大漠,奠定了当时北疆的新格局,逼迫匈奴西迁,为民族统一打下了基础。

更多勒石燕然!(勒石燕然是成语吗)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