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训第六条(德川家训第十六条),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德川家训第六条(德川家训第十六条)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坚忍,看德川家康如何开创江户幕府,成为战国三杰中最后的赢家

德川家康,是日本最后一个武士政权——江户幕府的开创者,是日本史上数一数二的人物。

德川家康的故事,开始于公元16世纪中后期(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日本处在战国时代。德川家康最开始并不起眼,他的家族只是地方上一个小势力,无论是地位、还是实力,好像都不足以左右历史发展,然而四五十年之后,他击败了各个对手,统一日本,结束了战国时代,成就了太平治世。

当时日本模仿中国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在中央,由天皇带领贵族文官行使权力;在地方,全国被划成60个“国”(类似于中国的州),由中央派出官员去管理。

后来本来隶属于朝廷的武士阶层势力日益做大,架空了天皇和贵族,并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士主导的中央政权,这类政权称作“幕府”,幕府的最高长官,叫做征夷大将军。

当时日本属于室町幕府,此时幕府将军的权利被羽翼丰满的家臣夺走,地方实力派武士也割据一方,被称为“大名”。德川家康出生在三河国,这块土地豪强林立,他就出生在其中一个大名松平氏;松平家有两个强大的对手,织田家和今川家。家康出生之后就有了一个名字,叫竹千代。

松平家势力单薄,为了求存,不得不仰仗邻国的大名,年幼的德川家康很早就明白了什么叫身不由己。他三岁与母亲分离,六岁离家成为织田家的人质,八岁丧父,最终被今川家彻底控制。在这期间,德川家康逐渐培养出 坚忍 的性格。

之后松平家就被今川家彻底吞并了,家康开启了寄人篱下的今川时期。

在作为人质的日子里,德川家康遇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太原雪斋。太原雪斋,是一名高僧,担任今川义元的师父和军师,在见到家康以后,他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要把一生所学倾心相授。小家康没有浪费这样的机会,在勤奋学习知识的同时,他还不忘锻炼身体,学习军事技能。

公元1560年,德川家康第一次尝到了忍耐的甜头。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让松平家重获独立。今川义元意图攻打京都控制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首当其冲对战织田信长,结果今川义元被织田信长出其不意以少胜多打败了,今川义元死后,他的手下争先恐后地向大本营骏河逃去,甚至连三河的冈崎城也弃之不顾。于是,在失去独立十一年之后,德川家康重新占领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冈崎城。

虽然摆脱了人质的命运,但是刚刚独立的德川家康,面临的情况丝毫不比当年他父辈祖辈轻松。就在这时,德川家康收到了织田信长寄来的信,上面写着:“竹千代,我愿意和你结为同盟”。德川家康无论于公于私,都不愿意与织田信长为敌,信长既然求和,自然是一拍即合。

从此以后,德川家康的政治生涯,进入了织田时期。

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的同盟并不是平等的,金崎之战作为织田殿军,奉织田信长命除去夫人和嫡男信康这两件事情暴露出德川家的处境以及织田信长在同盟中的霸道。

1582年是织田信长最为春风得意的一年,他占据了京都为中心最富庶的半个日本,志得意满的织田信长派出手下四处出击,统一日本指日可待。1582年6月2日凌晨,京都附近的织田军大将明智光秀突然反叛,身处本能寺的织田信长被团团包围,最终葬身在本能寺的熊熊烈火当中。

本能寺之变,中止了织田信长一统天下的野心,信长的嫡长子也战死沙场,整个织田家瞬间群龙无首。为了争夺信长留下的巨大遗产,织田信长生前任命的各个方面军将领,展开了混战。德川家康的人生,也出现了重大的转机。

在织田家四分五裂的时候,家康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扩充家臣团,二是扩张领土,称雄关东。就在德川家康在关东埋头收割土地的时候,全国的局势发生了变化。织田家的重臣丰臣秀吉,扫清了织田家中所有反对他的势力,成为织田信长实际上的继承者。这样一来,一边是信长基业的簒夺者,一边是信长生前最忠实的盟友,天下双雄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

在“小牧长久手之战”,倾巢而出的丰臣秀吉准备一站摧垮家康。而德川家康深沟高垒,防御做得天衣无缝,如同坚固的堤岸,让秀吉的攻势一次次无功而返。尽管在战场上德川家康占了优势,但是自己的实力依然与秀吉相差甚远,长期敌对下去自己早晚要吃亏。因此他还是对秀吉表示了服从,稳定了日后自己的地位,在忍耐中继续等待时机。这样,家康的政治生涯,进入了秀吉时期。

1586年,丰臣秀吉出任了“关白”一职,关白这个职位相当于宰相摄政,丰臣秀吉想尽办法削弱德川家康。面对各种赤裸裸的威胁,47岁的德川家康的决定依然是,忍。

他把关东八国赏给了德川家康,至于德川家康原来控制的地盘,则分封给了其他人。关东八国,比德川家康旧有的领地大的多,江户也就是后来的东京,就在这片土地上。关东八国虽然领土更大,却是刚刚从敌人北条家手里夺来的。领主转封是无法把全部农民一起带走的,因此这就相当于剥夺了德川家的根基,一旦离开自己经营多年的领地,到了一片陌生的地方,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丰臣秀吉名义上统一了日本之后,为了驯服德川家康这个最大的威胁,还有其他地方上的实力派,丰臣秀吉发明了五大老五奉行的政治体制,将当时实力最强的五个大名封为“五大老”,而“五奉行”则是秀吉封的五个文官,导致五大老位高而无实权,五奉行有实权但是领地小,只能依附在秀吉身旁。

当丰臣秀吉活着的时候,凭借着他的威望和能力,这套机制运转正常。没有人能掀得起风波,可当秀吉去世以后,留下了权力的真空,五大老无奉行的政治安排,迅速就被55岁的德川家康突破了:德川家康突破秀吉的一系列禁令,之后家康挑起丰臣家的内斗,削弱丰臣家的实力。

德川家康并没有借机直接废除丰臣家的统治,而是在丰臣政权之外,开创了自己的幕府,这就是江户幕府了,1603年60岁的德川家康,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就任了征夷大将军一职。

德川家康让亲藩和谱代大名占据了所有的要地,从京都到江户之间的交通要道、战略要冲,实际上全部收入德川家手中,而外样大名则被赋予两倍的领土,远离江户。这样贯穿了江户幕府两百余年的亲藩-谱代-外样三级诸侯体系,已经初具了规模。

1605年,德川家康将征夷大将军传给了儿子德川秀忠,自己退居二线,做了大御所,类似于太上皇,在幕后继续掌握着实权。这一举动向世间表明,将军一职将由德川家世袭下去,全天下的武士都是德川家的手下。1616年6月1日,走过乱世,缔造和平的德川家康去世,享寿73年。在他身后,朝廷授予他“东照大权现”的尊称,东照大权现,意思是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的神明。

曾有人问:“杜鹃不啼,如之奈何?”

织田信长:“杜鹃不啼则杀之!”

丰臣秀吉:“杜鹃不啼则逗之啼。”

德川家康:“杜鹃不啼则待之啼。”

这个小故事精确地表达了德川家康的特点,在忍耐中等待时机的到来,忍耐并不是怯懦和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壮烈的,也是令人动容的,但是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人在那种情况下选择瓦全,只为有一天能把碎玉拼回原样。德川家康的一生浓缩成八条德川家的家训:

关于德川家康的日文家训以及德川家的历史

一、人の一生は、重き荷を负うて远き路を行くが如し。急ぐべからず。

二、不自由を常と思えば不足なし。

三、心に望みおこらば困穷したる时を思い出すべし。

四、堪忍は无事长久の基。

五、怒りを敌と思え。

六、胜つことばかり知りて负くるを知らざれば、害その身に至る。

七、己を责めて、人を责むるな。

八、及ばざるは过ぎたるに胜れり。

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以受约束为常事,则不会心生不满。常思贫困,方无贪欲之念。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视怒如敌。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常思己过,莫论人非。不及尚能补,过之无以救。

这八句话是德川家康一生经历的写照,是他从一个没有领地的领主到整个日本统治者一生坎坷经历的总结。也是他在夹缝中求生存,最终由弱转强的重要原因。

请问德川家康成功的秘诀主要是什么?

开创日本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一生坎坷,在强敌环饲的环境中忍常人之不能忍,最终开创了一代霸业,结束了日本的战国时代,成为现今日本精神上的向导。读德川家康能让我们对日本人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有一个故事或许不真实但能够揭示德川家康成功的秘诀: 人问战国三雄,何以能听杜鹃之啼。

织田信长曰:“吾使之啼。”丰臣秀吉曰:“吾诱之啼。”德川家康曰:“等。”

一个“等”(忍)字应该是最能评价德川家康的一生,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日本的二战崛起就是一个“忍”的延续,一个能忍的人是令人敬畏的,一个能忍的民族更是可怕的,我们不得不对这样一个极有可能日后成为我们对手的民族进行重视。想要踏平日本的中国人还是先静下来读读德川家康这本书吧。

德川家康生于1543年1月31日,逝于1616年6月1日,在他逝世前留给后代八句家训,现转摘于下:

一、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德川家康所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日本的战国时期,同时代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都是日本历史上公认的英雄,与这些人物相比家康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时运上都有不如,因此等待与忍耐甚至是俯首称臣都是必须要做的。正是经历了这些艰难,他才告诫子孙们:人生的道路是泥泞的,任何的急躁和不冷静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二、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公元1547年,只有6岁的德川家康被父亲作为人质交给今川家,谁知半路被织田家劫到了尾张国,此后直到他成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家康一直作为人质被软禁着。长期失去自由甚至生命保障的生活让他明白人生来就是不自由的,那些成就大事的人是一定要能够容忍种种约束的。

三、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在德川家康之前,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本来秀吉是完全有可能开辟幕府,建立自己的基业的。可惜膨胀的欲望让他忘乎所以,将魔爪伸向了朝鲜,进而妄想图谋中国。数年的朝鲜战争严重的消耗了日本的国力,也直接造成了丰臣家族的垮台。看在眼里的德川深知欲望是魔鬼,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的道理,因此他告诫子孙们应时时小心注意。

四、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与争斗有多少都因偏狭与嫉恨而来,若能心胸开阔,又何会有如此多的杀伐呢?

五、视怒为敌。

品读《德川家康》--坚忍、求太平、重教育

人生如梦如幻,如朝露、雷鸣,绚丽多彩又转瞬即逝。

七十五年的时光,对一个人来说也许是漫长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片小浪花。

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了无痕迹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有的人,注定要经历人生的各种磨难,品尝别人没有试过的苦头,在关键时刻,感悟、践行自己的天命,成为和平的缔造者,改变历史的瞬间,引领时代潮流。

德川家康,日本战国时期,“三杰”之一(另外两人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战乱时代的终结者,和平年代的开启人。

山冈庄八用五百五十万字的篇幅(分为三部《崛起三河》、《双雄罢兵》、《仁者无敌》),再现了德川家康,充满坎坷艰辛,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诚如孟子老先生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德川家康的一生就是这段话的真实写照。

山冈庄八的笔触很细腻,对细节的描摹,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的刻画都入木三分,给人很强的代入感,让人感同身受。

作者对人物情感的描写,对天下大义的诠释,对佛家思想的阐述,都是比较令人感动的部分。

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则是我不太感兴趣的,冗长、拖沓,对于这部分我只是略略看了一下。

许是女性的视角对战争有本能的厌恶,但除却这部分,这部书对我来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这部书让我对日本人和日本精神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个民族曾经在我们中华大地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而且拒不道歉,所以我们本能地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好感。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曾经有西方学者用《菊与刀》这本书很好地诠释日本人的性格及精神特质。我想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诠释日本人既柔软又坚硬的矛盾性格。

在乱世中,女性就只能沦为政治联姻的工具,没有追求个人幸福的自由,很多人最终只能沦为战争、政治的牺牲品。

书中的女性大部分是不幸的,可她们很多人都有相同的品性就是“坚忍”。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没有轻易地低下头颅,而是温柔、坚忍地存活着,给与自己的丈夫、儿子以力量。这样的女子很多,如华阳夫人、於大(德川家康的母亲)、阿松夫人、宁宁(丰臣秀吉的妻子)等等。

“坚忍”这个词几乎贯穿罗整部书的精神内核。我想这也应该是日本人性格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

同时在书中又可以看到日本人好战的一面,甚至有些人至死不想相信人间是可以迎来和平的。他们认为战争是生命的常态,和平只是短暂的瞬间,虽然这些好战分子被德川家康压制下来,但是他们好战的血液却流传了下来,导致他们后来又在全球范围内制造更多的人间悲剧,此为后话。

这部书给我的更多的还是感动,并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是好战分子,他们也有一大批为和平献身的人,同时这部书还对我有所启示。

“人在力量比较弱小的时候,要学会忍耐。应该让自己沉静下来,不断地锤炼自己,积蓄力量,这样你才能战胜你的对手。”这是德川的家臣在第一本书中,对德川家康的父亲松平广忠的忠告。

看到这样的忠告,我也有所反思,在生活中遭受不如意,且自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做的是停止抱怨,不断地修炼自己,增强自己的能力,才有机会能改变现状。

德川家康在这群老臣的辅佐下,当他还是个人质的时候,他就开始精练自己的武艺、学识。身处位卑之时,没有低沉消极,而是心怀大志,不断地锤炼自己。一步步由弱变强,由一个“人质”、“无城之主”,慢慢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天下人,并且开创了江户幕府。

古语有云:“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德川家康将这句话铭记于心,正是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德川家康非常重视对后代的培养。从后代的乳母、辅佐的家臣、教育的老师都是精心挑选的。

良教良子,他对儿子的要求都比较高。

他教导儿子,好东西要留给家臣,给家臣吃米饭,自己就只能吃八分米,两分麦的饭,每餐有一肉、一菜、一汤他认为就非常好了,农民的劳作很辛苦,所以要尽量节俭,希望儿子能体恤百姓的辛苦。

同时他要求儿子练习剑术、射箭等武艺的量必须是其它武将的三四倍才能结束。自己必须比家臣武艺更加高强,比家臣更加有智慧,这样家臣才会信服。

他自己喜欢听人讲解《论语》、《贞观政要》、《群书治要》等典籍,也要求儿子要好好学习,并且命人刊行于世,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希望涌现更多的人才。

另外,德川家康对天下大势有清醒的认识,老百姓祈求的无外乎天下太平,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丰臣秀吉自恋好战,让他在暮年吃尽了苦头,留下人生的败笔。

德川家康能顺应民心,毕生追求天下太平,而不是为了一家私利逞强好战,所以天下归心,受到后世景仰。

他生长于战乱年代,所以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武力可以争夺天下,但是单靠武力是不能收服人心的,必须以仁治天下。

他鼓励通过通商贸易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尊重人的信仰自由。

这些都证明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德川家族之家训: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是什么意思?

意思说:只要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就不会有大变故,长久平安。

则能无事长久”可以这样解释“则能无事,长久。”用符号断开来就

目了然。

德川家训读后感!

家康的历程,值得细品,日本的崛起,值得借鉴;我们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像家康这样的人才,家康这个人够气度,体现了日本人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忍耐不是怯懦,更不是屈服,只有巨人才知道什么是忍耐,似勾践战败后,甘心当敌人的奴隶,韩信被流氓强迫从裤裆下爬过去,他默然接受,这种缩回拳头式的忍耐,一个人如果不够坚强,就绝对无法忍受。

写得很精彩,人物刻画立体,历史事件真实;通过此书,能全面了解封建领主制度;能了解日本人的武士思想,行为,传承;在有些方面的谋略以人性为基础,超过了三国。体现了日本人的艰忍意志和过人的智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悲壮的,但历史上多少政治领袖往往宁为瓦全,等待有一天,把碎了的璧玉,恢复原状。

忍人所不能忍的民族,一定复兴;不是只会高叫激情口号,自陷灾难的民族所能比拟。

家康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统一了日本,更在于他留给后世的这些精神财富——隐忍地坚持下去走向成功。

武士生存之道只有自强,不然有被吞并和消灭的危险.忍耐 忍耐 忍耐。

后腰条文字:

“等待!”这是一个奥秘——卑屈的懦夫用它遮羞,坚强的巨人把它作为跳板。

家康的历程,值得细品,日本的崛起,值得借鉴;我们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像家康这样的人才,家康这个人够气度,体现了日本人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悲壮的,但历史上多少政治领袖往往宁为瓦全,忍人所不能忍的民族,一定复兴。

武士生存之道只有自强,才不会被吞并和消灭。专业书评 : 《德川家康传——少年篇?等待》

据说日本作家山冈庄八的超长片历史小说《德川家康》,是被日本首相、松下辛之助等要求部下必读的书。作为岛国“大和魂精神堡垒”的德川家康,被日本人奉为“东照神君”顶礼膜拜,是可以理解的。中国人的你若有闲适的时间和宽裕的金钱,可以买上一套由十几本组成的大部头,数百万字的篇幅够你慢慢品读。而我们紧张的工作生活压力和窘迫的钱袋,使大多数读者更愿意选择快节奏的、更经济的阅读方式了解德川家康。

那么由旅日学者、中国人研究德川家康大有心得者一条瑜所撰写的、更适合中国人阅读的,情节更紧凑、语言更凝练的《德川家康传》问世了。全书一百二十万字,只分四部,第一部“少年篇?等待”描写了德川家康的少年人质生涯、青春的忍辱以及识时务为俊杰的胸怀,为负心崛起埋下的一颗深深的城府之心。

作家出版社 王宝生先生

对于日本,相信很多中国人都同我一样,有着矛盾的情绪。中国有句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日本,这个国土面积只有中国二十五分之一并且深受汉唐文化影响的国家,这个战后迅速发展并且经济排名世界第二的“强大”国家,这个与中国有着连绵的友谊但也发生过多次战争的国家,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没有理由不正视和正确的认识它。

柏杨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唯一的方法是阅读他们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而不是阅读学院派的经典著作”,所以他推荐读《德川家康》来解读日本的民族性,来帮助中国人更透彻的了解我们的近邻——日本。诚然,山冈庄八的一千余万字的《德川家康》是部巨作,然而本书的写作方式及篇幅,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有人问我,看“德川家康”看到了他的什么,我说,等待、忍耐和谋略;对方又说,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不乏此种英雄人物,似勾践、如韩信,为何却要看一个来自日本岛国的德川家康?没错,若品历史,无疑中国历史是最好的选择,若论英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其人。然而,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都应有包容的胸怀,都应保持学习的精神,才能不断进步并且立于不败,最终真正的强大。

要超越一个国家,必须先了解它。

战后的日本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这是何等的了得,是什么样的人们才能创造如此的奇迹和辉煌?读了《德川家康》后,我渐渐有了答案,其实,每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他们能够在谋略中静静的等待,等待时机的到来,为了那个时刻的到来,他们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而当那个时机来到,便毫不犹豫果断出击。

残酷的战争造就了德川家康冷静、缜密的思维,也造就了他创造机会、把握时机的能力。战场上,德川家康表现出非凡的勇气,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在纷乱的战国时代,最终统一群雄,成为历史的经典。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这个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德川家康》不仅是经典好看的历史故事,更是一本商业教科书、是一本权书,那些来源于战场的计谋和远虑,在商场和仕途中同样适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是松下幸之助(松下电器创始人)还是中曾根康弘(日本前首相)都将其奉为“圣书”。

总之,无论您是出于何种目的来阅读此书,相信都不会让您失望,也必会让您有所收获。

2009年3 月5日

北京丽滋卡尔顿总裁 陈斌先生序言 : “再拜顿首献于浪人御所诸君

藤原朝臣一条监门录事瑜”

 ——作者序

如同君权虚置、周室式微,乃有春秋群雄争霸挣脱残破的枷锁;皇权旁落、汉季倾颓,乃有三国三足鼎立打破腐朽的桎梏。战争,是在不具备改革的条件下推陈出新的最直接的方式。

十五世纪的日本,处于於室町幕府统治时期。由于构成乃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薄弱。一场应仁之乱爆发后,将军愈加昏乱无为,逐渐的几次零星暴乱之后,幕府权利丧失殆尽,日本进入诸侯纷争、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各地大名经过几十年的混战,基本实现了地域性的统一。幕府灭亡,在混战中取得胜利的几个强大的大名开始争夺称霸全国的盟主地位,东瀛大地进入安土桃山时代,形成了今川、织田、丰臣等几家的对峙局势。

第二次小豆坂合战后,今川义元麾下参战的三河国领主,二十四岁的松平广忠离奇身亡,留下数年前便被截往敌国为质的七岁的世子竹千代。竹千代从三河到热田,再到尾张,从人质成长为将才,最终回到三河。脱离今川,远交织田,形成背倚青山而独领一方的霸业。

童年屈辱的人质生活,少年师从名宰太原雪斋,造就了他异於常人的忍耐力、冷酷的性格和大智慧。他坚忍地生存与等待,等到无法击破的强敌逃脱不了自然规律先化归一抔尘土。他在关原合战中大获全胜,结束了东瀛土地的战国局面,成为全国实际统治者,引领日本史走入年的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江户。

大落大起,大开大阖,他,就是日本史上有名的德川家康。

春秋有勾践,三国有玄德,日本战国则有德川家康。

在日本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

人问战国三雄,何以能听杜鹃之啼。

织田信长日:“吾使之啼。”

丰臣秀吉日:“吾诱之啼。”

德川家康日:“等。”

坚强的巨人利用忍耐作为东山再起的跳板,日本战国时代,英雄豪杰辈出,包括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在内,也只有德川家康深深领悟到这个奥秘。

耐心等待,不是守株待兔,也不是消极抵抗。德川家康的耐心等待,让他等来了重握冈崎兵权,等来了重整三河旧业,等来了竞争对手同门师兄为主所害,等来了今川家被今川氏真断送,等来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寿终,等到了天时,他一举而起统一全国,结束战国时期。

居功弗傲,虚心听取采纳下属意见,这是德川家康之所以得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冈崎一众虽长期与家督松平元康远离,但仍忠于松平元康与松平家,实属不易,冈崎人的团结一致为冈崎的胜利,松平元康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日本,武士背叛故主,或不为故主复仇,必会为世人唾弃。松平家康自然明白这个武士道义,但他仍然选择了在今川义元被织田以众讨杀后不久即被判今川家自立门户。人的一生有很多次机会,会面对很多次选择,当你选择一样的时候必然会失去另一样。德川家康的胜利,还胜在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放弃了今川家和武士的名节,宁可背负世人的唾弃也要成就祖父的心愿,成就松平家的霸业。

不同於山冈庄八的传记小说对战争描写的简单扼要,本书以华丽流畅的文字铺写开一卷日本战国时期气势磅礴、刀光剑影的沙场图景,各家或机谋,或英勇,或狂妄,或愚鲁,或死忠的将士们生动鲜活的面容跃然纸上,重现德川家康一生东讨西伐、南征北战谱写出的恢宏篇章。

更多德川家训第六条(德川家训第十六条)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