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甲骨文 姜(羌的甲骨文怎么写),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甲骨文 姜(羌的甲骨文怎么写)。

网友提问:

甲骨文所表达的是古羌人的语言吗?

优质回答:

其实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主要是这其中,需要绕的弯太多。之前我也认为,甲骨文是东夷人的文字,但随着陶寺遗址的发掘,我发现这个观点貌似是不正确的。陶寺遗址属于夏朝早期,或者比夏朝稍微早了那么一点的文明遗址,而在陶寺遗址的灰坑中出土的一件陶器上,就出现了两个同甲骨文中一样的文字,这表明其实中国的文字,早在夏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至于甲骨文跟古羌人有没有关系,个人觉得关系肯定是有的,毕竟华夏族的形成跟古羌集团有着很大的关系。

炎帝部落联盟,其实就是古羌人集团中的一个分支,他们在炎帝的带领下向东迁徙,后来与皇帝部落,蚩尤部落等融合而形成了华夏族的前身。向东迁徙的炎帝部落也被称为东羌,留在西部的古羌人自然就是西羌。而到底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还是蚩尤部落,或者是出现于后来融合形成的华夏族时期,这些都还不得而知。

甲骨文究竟是不是古羌人的文字,或者说中国文字究竟如何产生并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提供证据。但个人觉得,中国文字的出现和发展,应该或多或少还是跟古羌人有关系的,毕竟炎帝部落集团就是古羌人的一支。

大家觉得呢?

其他网友回答

哪儿有从结果往前倒推的?靠已知事实往前推论就以为找到了根源,实际上只能是面目全非。

现已知最早的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除了占卜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之外还有一些是记事文字,和占卜无关。殷商文字除了甲骨文还包括金文以及陶、玉、石、骨、角等物质载体上的文字,但数量最大的还是甲骨文,也可以说明甲骨文上的文字就是当时所实际应用的。

下图为殷高宗武丁时期甲骨文

至于周人为什么很好地继承和保留了甲骨文,这要看看目前已知的周代甲骨文所处的时代。周原遗址的甲骨数量最多,从时代上说有一部分是先周时期的,有的观点认为这一部分根本就是属于殷商的。还有一部分是西周前期的。

商,以他们的国都称为“大邑商”、“天邑商”,地处中原地区的殷商肯定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而当时还作为西方诸侯的周在经济、文化方面肯定比不上商,要跟商学习,因此周的早期继承了甲骨文。而周代是金文发展的灿烂时期。

下图为西周墙盘

西周金文对殷商甲骨文肯定是继承和发展的,这就是文字演变的必由之路。文字的演变必定是保持在最繁荣发达的地区,而不可能是从比较偏远的地区诞生运用再传入到发达地区。

其他网友回答

羌是个泛称,不特指哪个族群,因此题主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历史上也不存在“羌人”这个概念,羌人只是华夏对西部游牧的泛称,各有种姓,黑人白人都包含。殷商遗址出土的“两脚羊”(羌)遗骨,即古代的祭品,包含有白种人骨架和小矮黑人骨架。皆是商的西伯周人俘获。

周人的职责就是俘获羌贡献给商。

因为夏商的古汉人对周边描写着墨较少,往往一笔带过,我们后人无法知道羌究竟指谁,亦搞不清楚羌的文化和语言是什么。所以无法比对羌语和古汉语的异同。

但现代羌族语不属于汉语族,现代羌语在语言划分上属于勐缅语族。

其他网友回答

「甲骨语言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深入探索甲骨文中存在的上古时期语言线索。但很可惜,迄今为止没有特别大的成就,因此很难判定是不是羌人或者其他什么人群的语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羌人语言曾经深刻影响过“原始汉语”,在甲骨文里也有痕迹。具体如下:

一,甲骨语言特征

八九十年代,甲骨语言学再次升温。各种背景的专家用不同方法去探索甲骨文中存在的语言特征,关注焦点集中在语序(句法、词法)、韵部、辅音、熟语等等。

首先是语序,甲骨文的语序一般认为还是以SVO为主(即主谓宾)兼用SOV(主宾谓)。问题是,西周以来的先秦文献,却存在着比重很大的SOV成分,人们可以在这些古籍中看到大量OV句法和词法(如著名的“妇好”),数量之多是不可能忽视的,很难讲上古汉语就是以SVO为主。更有甚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上古汉语本来就是一种SOV语言,或者原本是SOV后来转型为SVO。转型过程的历史背景因此被一些人关注挖掘,因为这涉及到北方和南方两个语言和族群集团的影响。

接着是辅音和元音。已经考释出来的1000来个字的声符构字、谐音通假等,呈现出比较客观的特征,例如甲骨文的辅音个数没有后世多,且存在复辅音;元音韵部与后世差异较大;存在多音节特征,等等。这些成果很客观,但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因为存在复辅音和多音节特征,就认为与阿尔泰语、乌拉尔语或其它多音节语言有关,未免太过草率了。

然后是熟语。一些今天看来很奇特的用法,在某些少数民族语言里却一直存在。例如甲骨文「羌十羌」这类用法,在拉祜族、纳西族语言里就很常见,有「山一山」、「桥一桥」、「房四」等熟语。因此,这种特征又支持甲骨语言的藏缅起源。

中肯的说,甲骨文对应的是一个单音节为主、语序灵活、外来词丰富的语言种类。它最初的特征可能倾向于SOV型,而后在政治成熟时期融入了一些其他成分(古越语、阿尔泰、叶尼塞、乌拉尔等),并持续地转型,逐渐变得更加单音节化,语序也向SVO过渡,直到秦汉时定型。

二,羌人语言问题

按之历史,夏代语言被历代称为正统雅言,当是黄河流域居民集团走向政治成熟时期的语言,那个时期上古汉语的基本特性开始形成(如SVO语序)。那么夏言是否等于羌人语言呢?这个问题不需要从历史语言来解答,只要分析文献就足够了。按照《史记》、《尚书》的记载,黄帝系统的后裔颛顼、帝喾、尧舜禹都持续打击一个“有苗”族群集团,颛顼时分其为三部称为“三苗”,舜帝迁三苗于三危。三危大约位于后世的河西一带,《后汉书·西羌传》: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

可见,在夏代雅言形成之前,作为“羌人先民”的有苗氏就是一个敌对集团,禹帝后来也持续追击这个族群,因此它不太可能加入夏代雅言的形成过程。至于在此之前是否影响了原始汉语,答案则是非常有可能。因为羌人语言的藏缅特征在夏商两代的日常熟语里都还有残留,说明它曾经是原始汉语的一个重要成分。

其他网友回答

已有甲骨文全面吗?没有五帝记载就是没有五帝?有五帝记载的毁了呢?商人的神是商部族的神,夏的没被他们祭祀就能说没有?

更多甲骨文 姜(羌的甲骨文怎么写)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