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提问:秦朝灭亡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提问:秦朝灭亡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到公元前206年被刘邦项羽起义军推翻,大秦帝国只维持了15年就灭亡了。这远远超出秦始皇一世、二世以至于万世的预测,其原因有六:

一、秦国兵力有限,难以控制全国。

秦国兵力几乎全部来自关中秦国本土,在北方抗击胡人的蒙恬军队有30万人;在南方,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平定南越、桂林、象郡、南海等;防守关中四关、咸阳的兵力没有具体统计,大概应有20万人;驻守全国三十六郡的兵力大概有10万人(没有具体统计,只作大概估算)。这应该是秦国的全部兵力了。陈胜起义后,山东各郡县群起响应,每郡两三千人的防守部队是难以应付的,被很快消灭。王离率领的北方增援的主力部队也被项羽消灭;南方军队在任嚣、赵佗的带领下背叛秦朝,建立了割据政权;兵力不足,只得让章邯把70万刑徒临时编入军队,但很快瓦解。所以,三年就灭亡了。

二、秦始皇一直不敢相信六国人,不敢从六国招收士兵。

在荆轲刺秦王,高渐离用筑谋刺秦始皇、张良博浪沙锤击始皇之后,秦始皇终身不敢接近六国人,就连普通老百姓,也不敢把他们编入军队之中。至多把他们发放到边关戍边。秦朝的正规军一直在关中秦本土征召,这就损耗了关中的人力资源,进一步削弱了秦国实力,也减少了秦朝兵源,导致兵力不足。

三、在新形势下,没有改革管理体制,依然墨守“商鞅变法”管理模式。

六国民众,文化发达,思想进步、活跃,民主、仁政、德教思想深入人心,而且敢于抗争;与关中民众的淳朴憨厚、畏法忍气的本性有明显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依然用旧的商鞅变法的重刑罚、弃德教的管理模式去统治六国民众,就行不通了,必然引起各阶层民众的强烈反对。假如秦始皇能根据六国民众的现实情况,而适当改革、调整管理体制,恩威并施,德刑兼用,就不会引起六国民众的强烈反抗。用高压严刑以防民叛乱,正犹如削足适履,适得其反。

四、法律严酷,被民众视作暴政,官逼民反。

秦国一直实行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过分强调法律的作用,而严重忽视了仁德教化的引导作用,甚至于极端到焚尽天下历史典籍和上古圣贤之书的疯狂程度。所以,在统治国家方面是有严重缺陷的。秦始皇、秦二世不但没有纠偏,反而强化了法律的镇压和统治作用,“一切皆决于法”,把法律看做是万能的东西。自然官逼民反,造反怒潮迅速燃烧。

五、朝廷上层腐败,导致层层官吏腐败。

奸臣赵高专权,指鹿为马,丞相李斯都受其迫害,群臣更是明哲保身,导致政治腐败,上下官吏人人但求自保,与秦朝离心离德。

六、秦始皇、秦二世治理观念根本错误。

胡亥认为:“凡所为, 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

秦始皇、秦二世以为得到天下,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驱使天下人为皇帝个人服务,把天下人看做是皇帝的奴仆。

秦朝的这种帝王思维,完全把自己置于民众的对立面。这完全背离了古代民众设置君主,是要君主来更好地管理大众这一指导思想,更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文化背道而驰,

周朝先祖古公亶(dan)父有一句名言“有民立君,将以利之。”意思是说,民众设置君主的目的,是要君主有利于民众,而并非有害于民众。

鉴于秦朝对民众的倒行逆施,所以,六国民众不接受秦国的统治。这是六国自上而下,无论贤愚都群起反抗秦国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秦二世的治理理念的根本错误,还导致了他们的独断专行,为所欲为,不允许有反面意见,把反面意见视作对法律的违反,要严刑处罚。这导致秦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最终灭亡。

根本原因是郡县制害了秦朝。如果当初恢复西周分封制或者能像汉初的半郡县制半分封制那样,在陈胜吴广起义时周围有一个军事集团,那么就可以把敌人消灭在萌芽中。可惜,秦朝郡县制的关系,地方秦军必须把战报发到咸阳才行,而时间上的浪费导致陈军起义军竟然直接杀到函谷关

更多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提问:秦朝灭亡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