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率和利润(高周转率的产品有哪些),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周转率和利润(高周转率的产品有哪些)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高库存周转效率的天然行业有哪些(一)

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晓闲介绍了2个天然低周转行业地产行业和白酒行业,尤其是对于白酒行业,晓闲介绍了产品的特点、价值和商业模式,以及通过与啤酒行业的对比,粗略地点评了高端白酒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点。

在今天的文章中,晓闲将要介绍一些天然的高库存周转的行业。

对于企业而言,保持低库存周转往往是非企业所愿的,其中一般都存在一些被动的因素,而对于高周转行业,同样的,企业也面临一些客观的问题而不得不保持非常高的周转率。

换句话说,大家可以理解为,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当这些行业的企业选择逆趋势而行时,往往企业的经营或者品牌战略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也就是说,低周转行业的企业不应当试图大幅提高周转率,比如高端白酒行业不应当将库存周期从1-5年,缩短到180天以内,而地产行业的企业也不应当将库存周期从700-800天,缩短到365天以内。

同样的,对于高周转行业来说,企业也不应当试图降低库存周转效率。至于为什么高库存周转行业不应该这样,这里先留一个疑问,晓闲在后续的文章介绍中将会适当提及这一方面的缘由。

不过呢?晓闲也不会大篇幅去分析这个原因。

这里,晓闲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行业要满足天然高库存周转?

在晓闲看来,用一句可以直击这个问题本质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当保持低库存周转的状态会危及到企业自身经营稳定的行业时,企业必然会选择保持非常高的库存周转效率,否则自身的经营会受到高库存的明显冲击。

对于这一类型的企业而言,过低的库存周转效率会带来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产品面临非常大的跌价损失,产品面临较高的减值损失(如变质而出现损失,或者价格永久性贬值的行业),导致公司的管理成本加重甚至导致企业面临潜在风险的高库存问题等等。

这样的描述虽然接近本质,但是,晓闲也需要坦诚这样的描述过于抽象了,对于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是不利的。

当大家看到这里时,请大家暂停往下看,先仔细认真地思考几分钟——什么样的行业天然符合晓闲所说的特征呢?

这样的行业有些离我们很近,而有些又离我们很远。

在思考几分钟之后,晓闲这里要给出晓闲心目中的那些答案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多,因此,晓闲要逐个列举。

最典型且我们最熟悉的行业有冷鲜奶行业、新鲜蔬菜行业和鲜水果行业。

而我们稍微不熟悉的一些行业有大宗商品行业的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细分行业,如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行业,技术变革非常快的行业,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半导体行业。

当然这里的案例还有很多,不过在晓闲的认知能力和事业之中,能够认识到的只有这些行业。

在后面部分,晓闲会介绍其中的一些案例。

晓闲的专业是食品行业,有多年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背景,对这个行业的理解还是有一定深度的。

而晓闲在过去多年工作中,又一直处于化工行业之中,因此,这样一种跨行业跨领域的背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行业的特征。

一、新鲜蔬菜行业

不过,晓闲还是觉得有必要从自己的专业切入,因此,晓闲会介绍食品专业的行业案例。

晓闲将要介绍的第一个案例是新鲜蔬菜行业。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蔬菜行业都必须保持非常高的库存周转哦。

注意一定是新鲜蔬菜行业。

很多的蔬菜,通过特殊技术处理后,就不再是新鲜蔬菜了,它们可以像一般食品那样存放非常长的时间,比如榨菜、干菜、腌菜。

我们在超市买到的涪陵榨菜,其保质期可以达到数月之久,而干菜也可以存放半年之久,如果自家做的甚至有可能放上一年半载了再吃(没菜吃时)。

晓闲在硕士阶段的研究课题就是蔬菜的保鲜,当时的研究课题是如何实现蔬菜的远洋运输,研究课题是为船运业提出一些蔬菜保鲜的解决方案,整个研究课题持续周期跨度超过了1年半时间。

船舶运输业中一直存在的一个死结是如何给船舶提供一些新鲜蔬菜,以此来解决船员的日常生活问题,这个问题在近海运输中的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在远洋运输中,蔬菜的保鲜问题就是成了一个瓶颈了。

大家对蔬菜并不陌生,其中的问题大家也很熟悉,大家所熟知的问题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蔬菜腐烂、蔬菜萎蔫(表现就是蔬菜中的水分没了)、颜色变差和口感变差。

而为大家所不详细了解的问题还有很多,在蔬菜的保鲜中体现特别明显的问题还有很多,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有2个特别突出的问题——蔬菜的营养成分的流失以及部分特殊蔬菜的木质化问题。

下面要稍微介绍一些这2个问题。

A.蔬菜营养的流失

蔬菜对于人类最大的价值主要是其中富含的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其中的维生素,其中重要性最高的维生素一般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

这2种维生素在蔬菜中的含量较高,尤其是维生素C。

蔬菜从被采摘开始,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就开始了持续减少的心路历程,如果没有有效手段,那么,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将大幅下滑,最终蔬菜的食用价值就很低了。

B.蔬菜木质化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蔬菜都会发生木质化的话题,木质化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词汇,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老化,比如米饭放冰箱时间过久就容易发生,馒头放时间太长也会发生类似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木质化问题的典型蔬菜是芦笋。

木质化之后,芦笋吃起来的最大感觉就是——吃在嘴里的芦笋就好像嘴里嚼着一块树皮一样——难吃。

芦笋的老化问题不是晓闲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课题,这个问题也不属于晓闲的专长,不过,母校实验团队的其他师兄弟们对该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因此,对这个问题也有所了解。

芦笋放得不好,就容易木质化,且放的时间越长,这个问题也越突出。

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蔬菜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蔬菜不能放太长时间,放的时间越长,蔬菜的品质也就越差。

晓闲至今还记忆犹新的事情是——曾经我和实验室的另一位同学采用行业内比较先进的技术对蔬菜进行保鲜,结果当时用的西红柿最终还是霉烂了,看起来触目惊心。

因此,站在产业人的角度看,要想保持蔬菜的新鲜状态,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通过更好的技术来延长蔬菜的保鲜期,最简单的做法保持蔬菜的高周转状态。

更好的技术确实可以延长新鲜蔬菜的保鲜期,目前产业内具备一定应用的技术有——冷藏技术、气调保鲜技术、辐照技术等技术。

1.冷藏技术:

通过冰箱或者冷库来实现,对于大多数的蔬菜而言,一般的冷藏温度应当控制在0℃以上,对于其中的部分蔬菜,其冷藏温度应当控制在4或10℃。

冷藏技术属于一种比较常规的技术应用,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应用了。

这项技术的最大成本就是制冷成本。

2.气调保鲜技术:

这项技术是比冷藏技术更加先进的一种技术,其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前一项技术。

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角度看,这项技术的成本较高,其中较大的成本主要集中于相应的设备成本和制备相应的气体成本。

目前,这项技术尚未在国内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其中的原因比较多,比如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够,技术的成本有赖于进一步下降。

3.辐照技术:

辐照技术目前在食品行业有一定的应用,且效果比较好。

不过,从目前的产业角度看,辐照技术在新鲜蔬菜中的应用并不多,在洋葱中应用较多。

从成本角度看,辐照技术的成本并不高,其成本是低于气调保鲜技术的,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法律风险和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辐照技术依然是一项被消费者接受度不够的技术,消费者担心这项技术的安全性。

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的技术可以延长蔬菜的保鲜期,但是,考虑到其中的技术成本,单纯地通过技术来保持新鲜蔬菜的高品质依然是一项奢望。

以最常规有效的冷藏技术来说,其中很大的一块成本是通过设备制冷实现车辆运输过程中的蔬菜冷库的低温状态,其中的成本是较高的。

在蔬菜的较长途运输中,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比如中国第一蔬菜大省山东的蔬菜调运北京,西南地区的云南蔬菜调运外省。

在长途运输途中,因为新鲜蔬菜不能挤压,所以,蔬菜货车上能放置的数量相对少了很多,而且蔬菜原本就很轻,另外,新鲜蔬菜运输必然会发生损耗,因此,采用最简单的运输方式,蔬菜的运输成本就已经很大了。而当使用冷库运输时,这项成本将会进一步上升。

因此,对于蔬菜厂商而言,要想获取更高的收益,企业需要权衡的是增加冷库运输的成本增加与使用冷库运输时的蔬菜损耗较少的获利价值之间的盈亏平衡问题。

只有当这项技术带来行业内的普遍获利时,这项技术才能成为全行业的首选。

那么,在当下,对于谨慎的厂家而言,选择最原始的技术方案——常温保鲜——就成为了一种最优的选择。

由于厂家更倾向于选择这样的落后的技术路线,所以,企业的最佳选择往往是用最短的时间把蔬菜给卖掉。

用最短的时间把蔬菜给卖掉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描述,如果仅仅这么思考是不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的,我们需要回到蔬菜的整个供应链中去思考。

这里停顿一下,请大家思考一下整个路径。

常规的新鲜蔬菜的供应链路径如下所示。

农户——菜贩子——经销商——商超卖场

在这整个路径中,其周期较长,必然意味着蔬菜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时,蔬菜已经不是最新鲜的状态了。

对于这一点,晓闲深有体会。

多年前,当晓闲在硕士阶段做蔬菜保鲜的研究课题时,当时选择了一种蔬菜——生菜——作为研究的题材,开始做项目了才发现这个蔬菜真像一位大爷。

最初从菜场和超市买回来的生菜就已经不新鲜了,而菜场说这批生菜是昨天晚上采摘的。

生菜非常难保鲜,采摘没过多久,就非常容易发生褐变,表现就是采摘处变黄。

由于新鲜蔬菜行业面临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必然选择必然是——压缩每一个环节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来描述这个行业是非常恰当的。

企业应当缩短蔬菜采摘的时间,缩短蔬菜入库的时间,缩短蔬菜从菜贩子到经销商的时间,最终还要缩短从经销商到商超卖场的时间。

那么,对于新鲜蔬菜行业,企业该如何做才能降低损失并提高利润呢?

1.采用直采或者自我培养的方式

当企业采用直采模式时,蔬菜的中间流通环节就可以被大幅缩短,原本需要经过2个中间环节的,现在通过直采模式,这个交付过程可以缩短为一个中间环节,甚至没有中间环节。

由于没有中间环节,蔬菜企业采取的模式应当是变更供应链的业务模式。

在供应链管理中,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要完成信息流、物质流和资金流3流的顺利流动,才能实现一种顺利的供应链交付过程。

当企业采用无中间商模式时,此时的供应链模式将转变为一种非常精简高效的模式。

此时,物质流将由农户或者蔬菜种植园直接流向商超卖场。

而以前的模式是物质流先由农户流向中间环节,再由中间环节流向商超卖场。

另外,信息流的传递依然是双向的过程,其中可能存在2种信息流过程。

前一种模式是由蔬菜厂商作为信息流的中间节点,前后衔接农户和商超卖场。

后一种模式可能是农户、蔬菜厂商和商超卖场之间存在两两信息互动的模式。

而资金流的流向也变得更加简洁,从商超卖场流向蔬菜厂商,再由蔬菜厂商流向农户或者蔬菜种植园。

而采用自我培养的模式也是类似的情况。

在自我培养的模式中,蔬菜厂商是蔬菜种植园的所有者或者拥有种植园的使用权,此时,整个流向过程直接变成了蔬菜厂商和商超卖场这样的2方,其中不涉及到农户或者其他中间商。

这种模式是一种更加高效的供应链模式。

不管是前一种模式,还是后一种模式,它们解决的问题都是通过缩短供应链的交付周期来解决行业的根源性问题。

这种模式有其优势,但也有其弊端。

在晓闲看来,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蔬菜厂商和商超卖场之间是否能够为了供应链的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结盟。

蔬菜厂商和商超卖场属于供应链的两端,它们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但是,很大程度上,它们的同盟关系非常薄弱,因为双方之间还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

谁都想获得更大的利益,一旦双方不能发生妥协,彼此之间的利益同盟将会迅速分崩离析,此时,这个模式将会走向失败。

2.采用更先进的技术

采用冷藏技术和气调保鲜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蔬菜的品质并延长其寿命。

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两项技术都有其明显的弊端。

因此,站在企业的角度看,降低运输中的费用将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诉求。

要想降低运输中的费用,企业如何通过规模化的运输,如何打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新技术的成本下降以及政府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公共运输服务体系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蔬菜的长途运输来说,如果运输里程可以大幅缩短,或者路面的交通状况或者路况得到大幅改善,那么,蔬菜运输车辆将要承担的运输成本将会明显下降。

当运输成本大幅下降时,此时,企业采用更好的技术时,企业承担的整体运输成本并没有明显增加,而引入新技术的边际成本将会被采用新技术实现的蔬菜寿命增加的边际收益而抵消,进而推动行业内的新技术的快速应用。

而随着新技术的普及,新技术的设备厂商的生产规模会明显提升,进而会伴随设备的边际制造成本的明显下滑,进而又反过来带动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带动蔬菜的品质提升。

这样的过程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环节。

在晓闲看来,政府如何主导和引导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有效建设公共交通都会改善行业的商业模式。

当然,这里的新技术并不仅仅只是保鲜技术,还有其他的很多手段会改善这样的局面,比如更好的蔬菜分布方式,更先进的蔬菜品质监测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会改善行业的生态现状。

在下周的文章中,晓闲将介绍其他的高库存周转行业,请大家继续关注。

文章看累了,来点榨菜怎么样,大家顺便思考一下榨菜的商业模式和供应链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涪陵榨菜产地在重庆,这个产品又有不同于新鲜蔬菜的哪些特点呢?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了。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jY2MDczMQ==mid=2247484653idx=1sn=182cfffa063cf4ef39002b0dc564ddbcchksm=fa0a21f9cd7da8efc39eaf1a27825c1d1974c924033ce42b9b71ee25936ce662ba316f750685token=1516282019lang=zh_CN#rd

更多周转率和利润(高周转率的产品有哪些)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