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问鼎反映了什么问题(楚王问鼎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楚王问鼎反映了什么问题(楚王问鼎的根本原因)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洛水边。

看着远处巍峨的周朝王城,庄王眼见兵强马壮,兴起了窥伺之心。

于是借周王慰问的机会,居然问起了“鼎之大小轻重”,意图将鼎移到楚国!

这一问有石破天惊之势,鼎者王器,孰能问之?

周王使者王孙满底气不足地说:

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

楚庄王一听也傲然地说道:

你莫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

这话的意味,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楚国升起了和周王争横,甚至取而代之的野心。

(曾经的周朝天下)

其实吗,这也是楚国僭越称王之后,历代楚王的心思。

话说公元前704年,因不满周桓王不给楚国提升爵位,楚国国君熊通,又一次演绎了曾经祖先称王的故事,不听周王命令,自顾自的称起了王。

这爵位一上升,就让楚国在名义上,获得了和周王一样的地位,虽然大多数诸侯国都不认,不过不认不要紧啊,我自己也可以玩的很开心。

称王之后的楚国,算彻底脱离了周王朝封帮建国的分封体系,成了当时诸侯国中的另类。

然后咧,以另类自居的楚国,就开始筹谋大业。

对外:楚国征战无数,打下了大片的荆南土地,灭了周边无数周朝的分封小国。

对内:楚国自身国情,改革统治制度,强化国家向心力。。

外征战,内改革之后,楚国成了几乎和周王朝一模一样的存在,唯一的区别,估计是,周王朝有名无实,不过虚名共主,楚国则实至名归,管辖了治下领土。(掌控力偏弱)

可是即便如此,说楚庄王称霸的时候,有实力灭亡周朝,依旧高估了楚国的能力。

(当时春秋格局)

至于原因吗,需要回溯历史根源去看。

周王朝建立于商朝废墟之上,作为后进朝代,吸取了不少商朝灭亡的教训。

商朝灭亡,是因为方国周的崛起,引发动乱所致,而商朝和周朝不同姓,不算一家人!周王朝看到这一点后,觉得这是问题的关键,于是在分封天下的时候,特别照顾自家人。

周王封天下,建国七十三,姬姓独占五十三。

这群同源同姓的人,成了周王朝统治的最佳合伙人,即便后续西周王室衰微,可一家人的血脉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牵一发而动全身!

平时打打杀杀,那是亲戚内斗,即便灭国无数,也好好安置了亲戚们,但真要将宗主给灭了,将带头大哥给干掉了,这群姬姓后裔,不翻脸才怪!

众怒难犯是楚国灭亡周朝的最大制约力量,因为姬姓诸侯国还有不少!

(周武王分封诸侯)

这也是为何春秋争霸多,战国灭国多的因由!

在齐桓公创造了霸主概念之后,春秋强国潜意识中,都有了一个认知,当霸主香啊。

这如此香甜的霸主位,让春秋时代强悍却处于老少边穷地区的楚国,也蠢蠢欲动。

你齐桓公也不是姬姓诸侯国,(姜子牙后人)都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我楚国又有何不可?

于是,楚国从楚文王开始,到后续的楚成王时代,追求的都是诸侯霸主地位。

但这楚国争当霸主地位的战争,和齐国之流争当霸主的诉求又有不同。

中原诸侯国,因为彼此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制约,一个强悍的国家,要是行事蛮横而又以牟利为诉求,无限制扩张领土,就会引发诸侯联合反击,这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让中原霸主,更多担负的是责任和道义义务,顺带弄点实惠。

而楚国的霸主策略则和中原诸侯国完全不同,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争霸,争霸,争的不是霸主而是天下。

以争霸为名,干的却是灭国的事,楚国的灭国无数背后,都是国家积蓄实力的过程。

(霸主的诉求不同)

这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从楚国的政治构架也可窥见一二。

楚国号称小周朝,在国境内也实行的是分封制,参考周礼弄了无数的封君出来,当然,这也是那个时代诸侯国的主流趋势,只是这趋势在楚国最为流行而已。

政治上,向周朝靠拢,军事上,以占据领土为基本诉求,让楚国的争霸,多了蛮霸,少了王道。

这政治军事两方面的作为,在不断战争之后,难免会被无数诸侯国诟病,进而升腾出这楚国,不安好心想法出现。

至于安的啥心思,明眼人都知道,那就是取代周朝成天下正宗。

心思凸显了,中原诸侯国当然要紧密团结啊,他们团结的目的,除了自身安危之外,也有不让南蛮楚国,骑在自己头上发号施令的心思在内。

于是,一群人开始团结在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之间,组团对抗楚国的蛮霸。

(楚庄王雕像)

这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就是春秋时代长久的霸主国晋国。

春秋有五霸,可在我看来,这五霸名不副实,归根结底也不过晋楚争霸而已。

前期的齐国首霸,抓住的是晋国宗室内斗空窗期,后期的吴越争霸,则是晋楚两国玩的代理人战争把戏。

晋国能成为长久以来的春秋霸主,最关键的人物就是晋文公,他历经磨难之后,成为晋国之主。

随后励精图治,在城濮之战终于将嚣张不可一世的战争贩子楚成王击败,终于让中原诸侯国找寻到了主心骨,进而团结了中原诸侯国。

但楚庄王时代,楚国实力比楚成王时代更上一层楼,后续还在邲之战中大败最强对手晋国。

这胜利之后的威望加持,让本就强悍的楚国,更让人闻风丧胆,也让晋国在中原诸侯国中威望下降。

(鼎之轻重)

此消彼长之后,中原诸侯国也开始摇摆立场。

距离楚国更近的诸侯国,基于自身安危的需要,开始靠近楚国,成了楚国的马前卒。

国际形势的好转,还有盟友关系的改变,让邲之战胜利后的楚庄王志得意满之余,也寻思着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答案在楚庄王看来,不是晋国和他的一票小弟,而是周王朝这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由此才有了庄王问鼎这样的明显试探举措出现。

可周王使者王孙满底气不足的话语: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

让楚庄王幡然醒悟,因为这句话暗含深意。

如果将周王朝看作一个老大的话,那么各个诸侯国就是各个片区的利益代言人。

争霸天下,就是片区代言人为了各自利益诉求,外交制衡,内部斗争的游戏。

这群人所存在的土壤就是周王朝这个扯线木偶一样的老大,给予的游戏规则,这规则就是所谓的“德”,换个说法可以理解为“王道”。

有了王道加持,这个游戏才玩得下去,但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个人说:我要单干。

(从王道变霸道)

这就意味着,要改变长久以来的游戏规则,跳脱出规则之外。

失去了王道的制约,还有“德”的约束,规矩就荡然无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片区的利益代言人,当然要跳反啊,他们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就会时刻面临生死存亡。

这规则的破坏者,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

当时楚庄王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除了局面如此之外,形势也逼迫他无力灭周。

原因吗也很简单,实力使然而已。

邲之战楚国虽然胜利,但晋国的根基并没有损伤国力犹存,而且手迫于楚国压力,齐国也有慢慢靠拢晋国的趋势,至于另一个大国秦国,虽然渐渐式微,但当时的秦国却是周王朝规矩的遵从者。

楚庄王无论如何狂妄自大,也会寻思自己是否是这三个大国联合起来后的对手。

真干下灭周这样的事之后,面对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天下联合讨伐,楚国是不是对手,盟友还是不是盟友?

这一连串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最终楚庄王也只能止步问鼎之路,这不是遗憾而是时机未到。

这未到的时机,在数百年后的秦国秦昭襄王时候到来了,能以一敌六的秦国,面对末代周赧(nǎn)王拉起的诸侯联军,在给予迎头痛击之后,更是一鼓作气,让周王朝成了历史。

这时机是什么?不过“德”被瓦解,不再被重视之后的“鼎”孰强孰弱而已。

更多楚王问鼎反映了什么问题(楚王问鼎的根本原因)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