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关心守护粮食不负粮心(守护“粮”心的故事)相关问题,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出守护粮食不负粮心(守护“粮”心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并不是把粮食称为粮草,所谓粮草,泛指粮食和草料。所谓粮草,有草必须有粮。所谓粮草,就是把二者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此外要预估出来战争延长,甚至是长线作战粮草运输的问题。因而,古代战争中,草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另一重要物资粮食,并称粮草。

古代为什么把粮食称为粮草?

古代并不是把粮食称为粮草,所谓粮草,泛指粮食和草料。古代战争不同于现代,一切的人员输送、物资转运以及骑兵、车兵作战都离不开马匹。当然,物资转运有使用牛、驴、骡之类牲畜的。但无论怎么说,牲畜是古代战争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马、牛、驴、骡这些大型牲畜都是要吃草料的。因而,古代战争中,草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另一重要物资粮食,并称粮草。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讲的其重要性。这就普通现代战争中的石油储备一样,无论汽车、飞机、坦克,都离不开石油,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充足的石油储备,别说是发动战争,即便是被侵略,也只有挨打的份儿。而古代的草料,恰恰就充当了现代战争中石油的作用。可想而知,有多么重要。也无怪乎古人将草料和粮食并列了。所谓粮草,有草还必须有粮。

古代的军粮通常不会现购,毕竟军队人数众多、消耗巨大,现购首先不一定有如此大量的粮食,同时也未必有那么长的时间来购买。因此,官仓的存量便成为了首选。但是,官仓一般都设置于相对安全的大后方,如此大量的粮食,如何运往现场?无非两条路,水路和陆路。即便是走水路,也同样必须经过陆路转运。因为,几乎没有一场战争是一直紧贴着河流进行的。

而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古代,靠什么转运?人背肩扛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就只能依靠畜力。兜了一圈,又转回来了,同样离不开草料。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充足的草料,别说是作战,庞大的军队能不能吃饱都成问题。一支吃不饱、甚至没得吃的军队,结局只能是失败。因此,古人对于草料的重视丝毫不低于粮食。所谓粮草,就是把二者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为什么古代打仗最害怕缺粮草?

这么跟你说吧,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你说最怕什么?肯定是后勤补给不足啊。刘邦评价汉初三杰,萧何第一,萧何是干嘛的?就是提供后勤补给的,粮草、兵器、兵源等。游牧民族打中原,为什么可以吊打中原的士兵呢?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游牧民族没有后勤补给的问题,自己随身携带干粮,而中原王朝呢?十万军队出征,三十万民夫运送粮草,一万军队保护运粮队,运粮的民夫和军队不可能吃草吧?也得吃粮食,孙子兵法就说了,前线需要一万石粮食,得运粮二十万石,中途消耗之大,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一旦跟游牧民族打仗,中原王朝很容易把自己拖垮了,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什么道理吗?

这里讲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的是在打仗前,先要做好后勤保障,这样才能保证战争的有效进行。在打仗,尤其是重要的战役的时候,往往动辄动用上万人、甚至数十万人上百万的军队。这样的规模,军队士兵的衣食住行都要提前的准备,而且未必是今日宣战,明日就能备齐,一般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筹备阶段。此外还要预估出来战争延长,甚至是长线作战粮草运输的问题。

要知道,一车的粮食也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人专门去运送,运送的这些人也需要粮食,住宿,因此。战备的后勤保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此才会出现“粮草先行”一说。以下可以举例拿破仑征俄时的后勤准备,来看一下规模。拿破仑仅在普鲁士就征粮6000万公斤,马20万匹,牛4万头,酒7万瓶。为了储存和运送军用物资,拿破仑在丹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华沙等地设置了大型仓库,并计划进入俄境后,在维尔纳(今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等地设立仓库。

战前一个月,拿破仑储备的弹药也到位,多数火炮配备的炮弹达600—1100发。从表面上看,拿破仑的准备是充分的,其实这个后勤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征战俄国的需要。法军有60万人和25万匹马,1天就需要给养7000吨,消耗其总运力的70%;加上随军携带的4000吨弹药,法军的运力充其量只能保障军队1天的消耗量。

更多守护粮食不负粮心(守护“粮”心的故事)相关问题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