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在道德经第几章(道德经小国寡民文言文翻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小国寡民在道德经第几章(道德经小国寡民文言文翻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开经语道妙德善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第八十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八十章

教化区章潜心修道章

第一段:小邦寡民:

第二段: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什伯,shí bǎi)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重,zhòng)

第三段:虽有舟舆,无所乘之;(乘,chéng)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第四段: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乐,lè)

第五段:邻邦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80章译文

在一个遥远的无何有之乡,

有一个小小的邦国,

居民稀少。

居民都拥有神奇的道思维,

知道有形万物都是无形的道随缘所化。

小邦居民具有以下五种德相:

是科学家、发明家,

发明了十倍百倍、

千倍万倍亿倍于人力的先进装备,

但他们并不作功利用,

这是小邦居民的第一德相。

居民祭祀祖先,

崇敬先人的祖灵,

所以不愿离开家乡,

即使离开也要禀告去向和归期,

这是小邦居民的第二德相。

居民发明了先进的车舆,

但并不用于营运,

而是作为玩具,

这是小邦居民的第三德相。

居民发明了尖端的武器装备,

但并不用作实战,

而是作为业余爱好,

他们和性充满,爱好和平,

所以他们没有敌人,

居民智力超群,

魔类亦不敢有觊觎之心,

这是小邦居民的第四德相。

居民计算只用0和1二个数字,

极其简单,

如同结绳记事一样,

因为他们没有纷争,

没有法律诉讼文书,

但顶级的算法专家也无法超过,

这是小邦居民的第五德相。

居民的食物来自大自然的恩赐,

瓜果蔬菜都如同甘露,

即使一口清水也甘甜无比。

居民酷爱传统服装,

芰荷为衣,芙蓉为裳,

每天都幸福满满。

居民安住于自己的居所,

有的住在茅屋,

有的住在树上,

有的住在洞穴,

遮风避雨就是最好的居所,

心心相印就是和美生活。

居民自古传下美好风俗,

每当传统节日,

村寨就是欢乐的海洋,

居民盛装参加聚会,

阿哥歌声嘹亮,

阿妹舞姿翩翩,

纯洁的情谊在山村流淌,

子孙繁衍无有穷尽。

邻邦离此并不遥远,

鸡犬鸣叫清晰可闻,

但小邦和邻邦居民老死不相往来。

人们听到这个故事很是奇怪,

这个小邦是道化的示范区,

显现为邦小民少。

但道可随缘显现为小,

又可随缘显现为大,

大、小皆是假名,

道化却是真实。

居民都是智慧绝顶的修行者,

道思维和创造力不可思议。

他们在此修行,

从下士九年再到中士,

从中士九年再到上士,

上士再修九年可以成就。

修行证果后可入浊世救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修行者为证得清静正定,

他们的工夫还未到家,

一旦入浊世就会受到染污,

所以戒律严禁他们进入他乡。

邻邦是未修行的浊世,

居民不堪忍受教化区的清静戒律,

所以不愿进入清静地。

于是二者老死不相往来,

因为他们凡心未断,

但证悟的修行者不受此项戒律,

入浊世救拔世人是他们的慈悲。

章名释:(1)教化区章。小邦寡民是一个道化示范区、教化区,不是一个俗谛的邦国。(2)潜心修道章。居民都是修道士,都在潜修天道。

题解:此章是天道五篇之四。这是最困惑人的一章,历代最大的误解对“小邦寡民”四字作俗谛解,其实应该做真谛解。世人批评老子的“小邦寡民”是“落后的缩影”,其实只是俗谛的理解,这样此章就成为一个天大的玩笑,老子道德经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就荡然无存,道德经就是一部前后断裂的俗书,更本不是经典。

如果道德经不是经典,则华人就没有经典了。俗谛解就是一个世俗的小邦国,落后、原始,这样就被理解为老子要修行者退化到莽荒时代,这样就无法解释“什百人之器、舟舆、甲兵”一应俱全。什百人之器是尖端发明,科技前沿,这与莽荒时代如何一致?因此“小邦寡民”应作真谛解,是一个小小的道化教化区,里面居住的都是潜心修道的居民。这才是此章的宗旨。

邻邦是非教化区,“邻邦相望”,暗示教化区和非教化区紧紧挨在一起,不离不弃,非一非二。二者又有清晰的分界,就是修行与不修行的分界。地理分界若有若无,心理分界不可混淆。教化区的小随缘显现,道“可名为小,可名为大”,大、小皆是假名,道的大小是神变的,一颗小小的种子可长成撑天大树。民少也是如此,一旦修到清静地,修行者就可入浊世广度有情,此时“大道氾兮”,遍及十方。此时邻邦和小邦就无二无别,“不相往来”的禁戒也就失效。

教化区居民有五大德相,一是科技发达;二是慎终追远,父慈子孝,祭祀不辍;三是民用器具完备;四是武器先进;五是用0和1二个数字计算,极为简单,没有法律诉讼。教化区无疑是环保的,可持续的,亲近自然,取自自然,返归自然,没有任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化区同时又是幸福的,和美的,子孙繁衍无穷无尽。

此章是道思维和道逻辑的集中反映,是道化的楷式。前人误读较深。

文本和注释分歧:

小邦寡民:道化的教化区,显现为邦小民寡。在一块清静地(兰若道场),发心修道者在此潜修,精进不已,一旦证得清静正定,则可入浊世救人。这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将来可长为撑天大树。注家以为是老子的小农经济思想,一个蛮荒时代的缩影,不确。

什百人之器:王弼本为“什百之器”,河上公本、帛书本多“人”字,义胜。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河本、帛本“人”作“民”,道德经“人、民”大都通用。

使有什百人之器而不用:(1)使有:有而不用,不是没有,这才是宗旨。(2)什百人之器:十倍百倍、千倍、万倍、亿倍的先进发明。(3)而不用:有是重点,不用是无所用。今人忽视过去,只见“小邦寡民”四字,断为老子主张退回蛮荒时代。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1)重死:尊重故去的先灵,慎终追远。死指已故先人。历代注家把“重死”理解为爱惜生命,不确,如此“重死”与“不远徙”没有联系。如“重土难迁”(2)不远徙:不愿离开家园,要紧紧守护祖茔,即使离开也要禀告祖先去向和归期。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1)舟车:代表民用设施完备,一应俱全。(2)无所乘之:不作功利用,但可作玩具用,集体娱乐用。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1)甲兵:代表武器装备完备,先进。(2)无所陈之:居民和性充满,心中没有敌人。魔类落后,不敢觊觎教化区。

结绳而用之:算法简单,只用0和1二个数字。结代表1,空代表0。

邻邦相望:非教化区,临近,但与教化区分界清晰。

鸡犬之声相闻:鸡犬之心可通,人心不可通。地更近心更远。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凡心未断,不相往来。圣心生起,则可往来。

更多小国寡民在道德经第几章(道德经小国寡民文言文翻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