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靖难之后的建文帝),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靖难之后的建文帝)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明初靖难之役建文帝为何失败?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硬的一个王朝,盛唐,强汉,刚明,纵观明朝276年,真正做到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却源于朱棣。

公元1414年,朱棣55岁,永乐12年,朱棣亲征蒙古,班师回朝时定下来了明朝的基本国策“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千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后来演变成“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和亲、割地、赔款的王朝。

靖难之役之后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硬的王朝,建文帝为什么会失败,我要先理清前后因果,为什么会有靖难之役。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为太子。

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太子朱标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基,就立朱标为太子,这也是为了安抚马皇后,马皇后和朱元璋关系甚好。

朱标生于1355年,死于1392年,享年37岁。朱标为人和善,善待兄弟,对朱棣也非常好,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威望非常高,深受朱元璋喜爱,1377年朱标22岁,已经监国了,处理朝中大部分事物,1392年朱标37岁,从陕西视察回来之后病逝了。

朱标不死,朱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哪怕造反都不行,无论军中还是朝堂政务,朱标驾轻就熟,而且朱标也是生于乱世和朱允炆柔弱性格不同,在朝堂、军中、兄弟之间都有很高的威望。

朱标死亡,朱元璋28天不上朝,这位老皇帝也是痛彻心扉,从这可以看出,朱标深得朱元璋喜爱,朱标不死,谁都无法撼动他的皇位。

朱标死亡后,朱元璋也在几个儿子中挑选太子的真正人选。

周王、晋王、燕王等几人有野心也有能力,其余儿子沉迷酒色,荒唐成性。

朱元璋就立太子的问题上也咨询了朝中大臣,然而大臣的意见,立燕王绝对不行,如果立燕王,其他王爷怎么处理,长幼有序,而朝中大臣全部拥戴朱允炆,无后顾之忧。

朝中大臣有两方面的担忧,第一,朱标在朝中拥有着大量的支持者,一旦朱棣上位,这些支持者全部要被清算的,事实上,这些朝中重臣也没有躲过朱棣的清算。第二朱棣和朱元璋很像,有强大的军事才能,一生征战不断,朱棣要是继位必然采取,高压、独裁的政治方案,事实上也是如此的,明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硬的王朝。

朱元璋为什么选择了朱允炆呢?

按照古代传统,立嫡立长,嫡子朱标,朱标早死,嫡长孙朱雄英早死,而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按照我们中华传统,是应该有朱允炆继位的。

朱允炆深受儒家文化熏陶至孝之人,深受朝堂和朱元璋的喜爱,若是朱允炆登基,朝堂之上的风气必然开明,有宋朝刑不上士大夫的可能。

人越老越喜欢孝顺的儿子,清朝九龙夺嫡,雍正不是权势最大的,却是最为孝顺的,为了让康熙安心,甚至放弃了权势。

在朝堂权利争夺的过程中,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比能力还重要的是忠心,是孝心。千古第一女帝为啥归还李氏江山,无他,儿孙有些窝囊,但是孝顺。

朱棣的血统存疑,这也是朱元璋不立朱棣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关于朱棣的血统,史书有两种说法,第一个是元朝末代皇帝皇帝的妃子,第二个是嫔妃,然而朱棣登基之后对史书进行了修改,说自己是马皇后亲生,一直往马皇后身上靠,现在已经很难断定朱棣身世了。

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靖难之役失败的根源是什么呢?

朱棣是一代战神,一生征战不断,是在战乱中长大的,在军中威望很高,很多将领对于朱棣是心服口服的,否则朱棣只是擒拿了朱允炆,然而天下将领全部归降,仅铁铉誓死抵抗,被朱棣3600刀凌迟处死了。

朱元璋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大势屠杀朝堂重臣,尤其军中的高级将领几乎屠戮殆尽,若蓝玉未死,朱棣未必可以成功。

朱允炆缺少政治经验,皇位不稳,就采取了削藩政策,不仅燕王,其他诸王对朱允炆也是不服气的。

以上原因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决定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是朱元璋留下的一道政策。

靖难之役:“清君侧,靖国难”,清除皇帝身边的逆臣,保家卫国,这是朱元璋给予诸王的权利,几乎没有将领阻止朱棣,所以朱棣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要杀朱允炆,即使战争胜利,也只是哭诉着说自己只是为了擒拿皇帝身边的小人,当然朱棣继位之后,修订史书,屠杀了所有的反对者,并追寻朱允炆下落。

更多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靖难之后的建文帝)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