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分久必合,分久必合”的大趋势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决定朝代更迭的永远是底层农民。尤其是农耕文化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有限,土地作为一个整体所产生的资源和人口与当时社会的整体需求必须是一致的。隋朝的短命在于资源与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

特别是在杨迪统治时期,他不仅进行了大规模的土木工程,还三次下西洋。当时社会整体入不敷出,老百姓的负担超过了负荷,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隋文帝的武功虽然创造了开皇盛世,但经不起杨光的折腾。

王朝周期变化的表面原因自公元220年,曹丕逼迫刘勰退位给自己,天下为分裂埋下伏笔。当时虽然全世界已经处于事实上的分裂局面,但曹丕篡汉最终还是打破了表面上的统一。东汉彻底灭亡,法理事实上的统一消失了。

随后,分裂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整个社会没有统一的格局。西晋虽然有过短暂的统一,但是太短暂了,在历史上存在感很差。特别是在那之后,整个中国陷入了更彻底的分裂,持续了三百多年。

从统一到分裂,根据朝代的更替,古人用“天命”来决定江山归属的变化。这是法律层面的政治应用。一方面可以以“命运”的形式为自己吸引更多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瓦解对方的心理防线。但实际上,“天命”这个概念只是王朝末年用来宣传的一种表面策略,为了给后继者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真正影响社会走向的,其实是社会的生产力。封建社会的本质是土地的分割和兼并。各个朝代初期,由于社会刚刚洗牌,又经历了战乱,土地兼并过多的问题并不突出。从法律的角度和实际上来说,整个世界都是国王的土地,皇帝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地主”。

在朝代统一的时候,由于战争、最初的社会设置和人民的严重流离失所,许多土地处于事实上的无主状态。皇帝作为世界的法定共有人,其作用本质上是将土地合理分配给每个人。所以几乎每一个统一王朝的前期,都会有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

在这个过程中,土地将被重新开发和利用。新王朝的新贵族会逐渐将大片土地收归己有。所以王朝一旦初步定下来,虽然社会稳定,但土地兼并的形式逐渐开始。而且因为土地有限,人口持续增长,所以两者之间会有一个不可调和的节点。

古代生产力低下,土地供养的人口有限,从客观层面制约了人口增长。如果再继续合并土地,分配给基层人民的土地就会继续减少,这也是每个朝代延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未解的局面。

东汉末年,土地被过度兼并,产生了“黄巾起义”。之后,在分裂格局的时代,各个朝代能够执行的政策相当有限,各个朝代很难实现统一的局面。直到隋文帝积蓄力量,才逐渐把分裂的局面拉回统一。于是,新的周期又开始了。

疯狂的基建拖垮了新建立的王朝。隋文帝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皇帝,他深知土地重新分配后基层人民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轻交税,休养生息,这和任何朝代初期采取的策略都是一致的。土地又要重新洗牌,新贵族又要逐渐吞并土地。

就像其他朝代一样,这种合并的过程在前期并不明显。但是战争结束后,社会又回到了平静期,在人口增长的过程中,土地会逐渐显现出疲态。隋文帝时期,隋朝仍以光复政策为主,但杨光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扰乱社会光复时期。

杨继位后,首先给全社会增加了第一个负担:——“远征朝鲜”。如今,很难核实杨光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但战争结束后,由于朝鲜远离传统的中原地区,后勤供应和保障受到严重影响。前线太远,不仅战争懦弱,人民负担也很重。

社会的第二个负担是大运河的开通。传统上,中原王朝的政治版图都在北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的Xi安和洛阳,是主要的政治中心。但由于南北朝混乱,北方的经济重心开始向江南转移,造成了非常尴尬的局面。

但由于政治传统的延续,隋朝统一后,政治重心仍在黄河流域,集中了大量的国内士绅和贵族集团。但经济重心南移,这些群体的日常需求不得不得到保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杨迪决定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运河水将江淮地区的粮食和其他产品运输出去,然后通过黄河到达北方传统的政治中心。与陆运相比,河运速度更快、数量更大、成本更低。当然,这是挖掘后才能显现的经济效益。

在挖掘的过程中,在当时工程还没有完工的情况下,无形中增加了老百姓所承受的负担。即使他们可以享受运河开凿后的红利,他们也不得不在建设过程中忍受自身利益的巨大损失。

此外,在开凿运河的同时,杨迪下令重建东都洛阳。两个巨大的项目同时开工,相互之间爆发战争,整个社会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老百姓无法承受巨大的负担,甚至没有足够的男性劳动力,女性不得不自己上阵。

结果到了隋末,社会资源入不敷出,百姓苦不堪言,最后再次出现混乱状态。

总的来说,隋朝刚建立以来,社会各方面应该还在继续休养生息。然而,出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双重考虑,杨迪启动了全社会的“疯狂基建”模式。社会产出负担不起整体支出,老百姓不仅没有负担,根本面临着生与死的选择。

在杨迪皇帝统治的末期

,各地区重新爆发了起义和战乱,公元618年,正是隋炀帝的知天命之年,他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重新开启了天下混乱的局面。

勋贵集团的虎视眈眈

只是由于彼时勋贵集团的势力很强大,而农民起义的军事力量,相对于比较薄弱。尤其是以李渊为首的关陇集团,很快平定了北方的局面,因此隋末的战乱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唐王朝就建立起来了。而隋朝开创的一系列新改革,都给后来者做了嫁妆。

这种局面,实际上在前朝的秦汉也发生过,秦朝的一系列变革是大胆的,并且是被后代所持续效仿的,但在当时却不见得对世人有什么好处。隋朝所应对的局势,也是如此。

比如隋朝开启的科举制,虽然在其后的一千多年,科举制被逐步地完善,可当时这个制度的推出,事实上就阻碍了权贵阶层的利益。

因为科举制之前,社会人才的选拔是举孝廉,是通过推荐来获取人才的。这个制度权贵阶层能够得利,而一旦开启科举,由于是从全天下招揽人才,事实上就挤占了权贵阶层原本可以获取更多的名额。

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再结合隋炀帝的疯狂搞基建,一个原本实力还处于上升期的王朝,即可就不堪重负了。百姓的造反,那是从经济层面直接反抗朝廷,以便获得基本的生存权。

而权贵阶层,他们在社会的剧烈动荡时期,通过向朝廷直接发难,便可以从政治法理层面,将王朝的统治根基腐蚀。换句话说,权贵阶层在隋末本身就是虎视眈眈的,混乱的社会给他们灭亡隋朝,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最终,隋王朝由下至上,由内到外,被各个阶层的人所抛弃。虽然皇帝的姓氏换了,但隋朝开启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及大运河等等诸多有长远意义的变革,还是被后世完完全全的继承。这对于死去的隋炀帝来说,大概也算是一种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