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孙权杀死关羽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孙权杀关羽是对是错),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孙权杀死关羽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孙权杀关羽是对是错)。

网友提问:

孙权杀关羽是不是一个错误决定?

优质回答:

民间有语道“文圣孔夫子,武圣关云长”。关羽又称“关公”,乃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上将”之首席。许田围猎之时,关羽曾建议刘备趁机斩杀曹操,可惜刘备一时犹豫未决,错失了改变历史的机会。

孙权杀关羽虽说不是错误决定,但也确实是一代名将死的太可惜了。关羽心高气傲,一向目中无人。孙权其实是非常敬重关羽的,曾经派使者向关羽求为亲家,想以此巩固孙刘同盟关系,关羽不但拒绝结亲,还出言辱骂使者,孙权因此怒火冲天。关羽强悍狡猾,其勇猛有“万人敌”之称。曹操因害怕关羽军威,甚至打算挟天子迁都他处以避开荆州军的锋芒。曹操尚且惧怕关羽,孙权更是视关羽为东吴大患。为什么孙权会认为关羽是东吴大患呢?那是因为关羽没有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步骤行事,处处给孙权制造出不少危机感。联吴抗曹是战略大计,是蜀国的长期外交政策,而关羽自恃才高,一意孤行。曹操知道关羽跟东吴孙权有磨擦,从而诱骗孙权与关羽火拼,这样既解了自身危机,又捅破了孙刘联盟。荆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地区,蜀国要想北伐中原,荆州绝对不能丢失。在诸葛亮看来,要想一统天下,第一必须联盟东吴,第二荆州必须守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天下则难以取之。孙权在攻打关羽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荆州不少情报。什么情报?孙权了解到关羽与一些下属素有不合,而且这些与关羽不合的人掌控着军队后勤保障。关羽的不少指令被这些个下属们打了折扣,关羽大怒欲治其罪。孙权见机行事,秘密派人前往荆州进行策反。关羽在打着三线战争,第一线曹军,第二线吴军,第三线内部叛乱,如此三线围困,关羽如何能胜乎?!

关羽之死应了那句话“不为我所用者,纵有封天盖地之才,必诛之!” 谁愿意看见自己的家门口躺着一头猛虎?所以曹操不想关羽活,孙权更不想关羽活,关羽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时刻是一种威胁!说句不好听的话,诸葛亮虽然夸赞关羽绝伦超群,但却不一定真心喜欢关羽这类人才。诸葛亮具有政治家的眼界以及军事家的战略谋划,关羽镇守荆州时未能执行同盟战略。关羽被杀,诸葛亮哭中是带着恨的,恨关羽目中无人,恨刘备一错再错,恨自己壮志难酬。

其他网友观点

当然不是失误,这是战略上的正确决策,结果也证明对东吴确实利大于弊。

(赤壁之战结束后的荆州状态)

东吴夺取荆州的决策,要结合当时魏蜀吴三家的势力强弱对比来看。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强格局基本形成,天下十三个州,曹操独占北方九州,孙权占东南扬州(后又取最南的交州),刘备后来进取西南益州。唯独荆州,三家各占部分。曹操仍然拥有最北的南阳郡,刘备迅速控制南部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东吴通过南郡之战夺下南郡,最后的江夏郡刘备、孙权各占一半。但是,因为刘备声称南部四郡太偏远不利于发展,请求借南郡,候取下益州,再归还南郡。孙权应允。于是,荆州七郡格局是曹操占1个,刘备占5个半,孙权只有半个。这是东吴为了吴蜀同盟的让步,但是心里显然是不满意的,因为赤壁之战加上后来的南郡之战,东吴出力最多,却为刘备做了嫁衣裳,自己在荆州只有半个江夏郡,实在说不过去。但是为了对抗曹操,大局为重,也就忍了。

不过,当刘备夺下益州后,格局就成了刘备几乎横跨荆州、益州,东吴只有扬州和极少一点点荆州地盘。虽然也夺了最南边的交州,但那时交州真的是个蛮荒之地,地广人稀,土地荒芜,还有各种瘴气疾病。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东吴能依靠的只有一个扬州。与北方九州的曹操、横跨荆、益的刘备无法同日而语了。如果只能这样发展,最后东吴只有一条路——边缘化。最后绝对会沦为三国中最弱的一个。

因此,东吴自然要求刘备履行当年的诺言,归还南郡。刘备又借口先夺西北凉州,再还南郡。为此孙权大为恼怒,陈兵荆州边界。刘备也回军荆州,准备武力解决问题。但是,随即发生了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曹操得陇望蜀,派张郃攻打西川。刘备不敢与曹操孙权两线作战,于是和孙权湘水划界,将长沙、桂阳两郡代替南郡归还东吴,再从江夏郡完全撤出。从此,刘备占荆州西部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郡,东吴占荆州东吴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三郡。双方达成议和,各自退兵,刘备回益州与曹操打汉中之战。

虽然是达成了协议,但是显然经过之前的事,双方的信任已经出现裂痕。没有了情分,就只能拿利益说话了。利益是什么?地盘。刘备和孙权各占三个郡,如果没有什么变数,这就是双方边界了。但是,随着刘备打赢汉中之战,关羽北伐襄樊,意图进取曹操控制的南阳郡。而在此之前,孙权遣使与关羽联姻,被关羽拒绝,还辱骂来使。关羽北伐兵粮不够,又抢夺了东吴这边的兵粮。这种种行为,无异于给已经产生裂痕的关系雪上加霜。

所以,从道义上来说,东吴这叫“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而从利益上来说,更是不得不为。因为一旦刘备控制住南阳郡,就再次拥有了大半个荆州(并且最富庶的南阳郡和南郡都在刘备手上),而孙权的三个郡相对偏僻,交州又是个“鸡肋”,可有可无。弄了半天,真正有战略价值的,还是只有自己的老家扬州。这让东吴怎么忍?而一旦关羽北伐结束撤回兵力,西部荆州,东吴再难染指。关羽北伐就是最好的契机,这时候不打,永远都拿不到了。

有人可能会说,东吴的偷袭影响了关羽的北伐,造成曹操坐收渔翁之利。注意,关羽是先被徐晃打败再退回荆州被东吴擒杀的。所以有没有东吴的偷袭,关羽北伐都不会成功。再者说,如果关羽北伐成功,得益的也只有刘备阵营,东吴分不到好处。同盟不代表一家,最终还是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还有人会说,东吴的行为导致了刘备的伐吴。其实刘备不傻,他根本不想跟东吴拼个鱼死网破。所以在进入荆州之后就舍弃战船(没有战船打不到东吴扬州大本营),目的就是要夺下荆州。而东吴一开始避免激怒刘备,但在察觉到刘备的意图后也是果断回击,夷陵一战击败蜀军。刘备更是清醒,知道一旦分出胜负就必须马上离开,所以他在仅仅主力受损的情况下没有恋战,直接撤退。从此孙刘两家边界固定,重修旧好,直到蜀汉灭亡都再也没有发生军事冲突。说明双方都是明白的,不能真打,否则就是给曹魏渔翁得利了。

最后说一下杀死关羽的问题。夺荆州是必要的,杀不杀关羽结果都一样。刘备打着给关羽报仇的旗号,实际就是为了荆州。难道不杀关羽刘备就不打了?那就把刘备想的太意气用事了。关羽死后刘备花了一年半时间才北伐,这可不是脑门一热,而是深思熟虑准备夺荆州。关羽不死,这个荆州也是要的。而杀掉关羽,至少也是绝了蜀汉一员大将,同样利大于弊。

所以综上所述,东吴不夺荆州,势必会被魏蜀边缘化,再无发展机会,而关羽襄樊之战后方空虚就是最佳时机。杀不杀关羽,不会造成结果上的多大变化。而东吴也成功化解了夺荆州之后刘备的攻打,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说是利大于弊

其他网友观点

个人觉得孙权还是不杀关羽为好。因为夺取荆州之后,孙权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了。仅仅夺取荆州,刘备未必会来报复的。但是杀了关羽,刘备肯定不会就此罢休。刘备征吴国,蜀国大臣多有反对。但刘备与关羽情深意重,他不顾一切也要找孙权报仇。

但孙权为何还是杀了关羽呢?可能他觉得,夺取荆州已经得罪刘备了。那干脆就坏人做到底,把关羽也给杀了吧。关羽是刘备第一大将,杀了他,刘备就没了牙齿。孙权也就不用怕刘备了。

孙权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不仅仅想要拿下荆州,还想夺取益州,灭掉刘备呢。所以,他就不能留着关羽了。

杀关羽,也可能是潘璋、马忠等人的个人行为。因为孙权远在几百里外,潘璋等人是来不及请示是否杀关羽的。战场情况紧急,他们没有时间请示,就把关羽给杀掉了。这是有可能的。

更多孙权杀死关羽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孙权杀关羽是对是错)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