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浙江上八府下三府由来(浙江上八府和下三府区别),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浙江上八府下三府由来(浙江上八府和下三府区别)。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分区,比如徐州“老八县”,“江南八府”等,而在明清时期的浙江也有这么个说法:“上八府”和“下三府”。

这是怎么个分法呢?这里要说说浙江了,传统上浙江是被分为浙东和浙西两部分,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钱塘江以南称浙东,以北称浙西,南宋又设置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

虽然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两浙合到一起了,建立了浙江行中书省(后来改成了布政使司),宋元时期“两浙”格局打破,1381年,湖州府、嘉兴府从南直隶给浙江后,浙江的疆域基本就定了,600多年基本没怎么变,但是这浙东和浙西的“划分”还是被习惯性地保留了下来。

明朝和清朝时期,浙江布政使司和浙江省都是下辖十一个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金华府、衢州府、严州府(建国后因行政区划频繁调整而消失,下辖地在现在的杭州西南)、温州府、处州府(丽水)。

而根据传统的“浙东”和“浙西”的划分,浙江就被分为了“上八府”和“下三府”。

所谓“上八府”,又称“浙东八府”,即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温州府,处州府(丽水),金华府,严州府(建德),衢州府。其中金、衢、严三府又可独称“上三府”,这个地方自宋朝以来就是自宋以来就是学术重地,儒学、佛学都非常发达。

那“下三府”,也就是“浙西三府”呢?换个说法你肯定听说过,就是著名的“杭嘉湖”,位于平原地区的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地级市(古代称三个府)自古就是经济非常发达富庶的地区,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内最大的平原,面积约7620平方千米,而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三府,也是包含在狭义的“江南七府”(除了浙江三个外,江苏还有四个: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上海),镇江府,那个时候无锡还不是地级单位,而是常州府下面的一个县)中。

所以说,浙江的“上八府”和“下三府”就是根据传统的“以钱塘江为分界的东西两浙”划分的,可为什么要叫“上”和“下”呢?这是根据地势来的,因为杭嘉湖属于平原,地势比较低,所以称“下”;而钱塘江以南八个府地势较高,所以称“上”。

作者:云帆

上八府下三府是指什么?上八府下三府由来介绍在浙江民间有着“上八府”和“下三府”的说法,不过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或许很多浙江本地人也不清楚。古时候,两浙地区以钱塘江为界限,钱塘江以南的八府地势较高,因为山区多;而以北的八府以平原为主所以地势低。此后民间百姓就把去浙江南部叫上八府,去浙江北部叫下八府。不过这下八府最后却变成了三府,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上八府”和“下三府”的由来和分别指的哪些地方,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分区,比如徐州“老八县”,“江南八府”等,而在明清时期的浙江也有这么个说法:“上八府”和“下三府”。 这是怎么个分法呢?这里要说说浙江了,传统上浙江是被分为浙东和浙西两部分,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钱塘江以南称浙东,以北称浙西,南宋又设置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 虽然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两浙合到一起了,建立了浙江行中书省(后来改成了布政使司),宋元时期“两浙”格局打破,1381年,湖州府、嘉兴府从南直隶给浙江后,浙江的疆域基本就定了,600多年基本没怎么变,但是这浙东和浙西的“划分”还是被习惯性地保留了下来。 明朝和清朝时期,浙江布政使司和浙江省都是下辖十一个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金华府、衢州府、严州府(建国后因行政区划频繁调整而消失,下辖地在现在的杭州西南)、温州府、处州府(丽水)。 而根据传统的“浙东”和“浙西”的划分,浙江就被分为了“上八府”和“下三府”。 所谓“上八府”,又称“浙东八府”,即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温州府,处州府(丽水),金华府,严州府(建德),衢州府。其中金、衢、严三府又可独称“上三府”,这个地方自宋朝以来就是自宋以来就是学术重地,儒学、佛学都非常发达。 那“下三府”,也就是“浙西三府”呢?换个说法你肯定听说过,就是著名的“杭嘉湖”,位于平原地区的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地级市(古代称三个府)自古就是经济非常发达富庶的地区,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内最大的平原,面积约7620平方千米,而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三府,也是包含在狭义的“江南七府”(除了浙江三个外,江苏还有四个: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上海),镇江府,那个时候无锡还不是地级单位,而是常州府下面的一个县)中。 所以说,浙江的“上八府”和“下三府”就是根据传统的“以钱塘江为分界的东西两浙”划分的,可为什么要叫“上”和“下”呢?这是根据地势来的,因为杭嘉湖属于平原,地势比较低,所以称“下”;而钱塘江以南八个府地势较高,所以称“上”。 古代浙江上三府,下八县是怎么分的?

是根据地势情况和地理位置来划分的。

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钱塘江以南称浙东,以北称浙西,南宋又设置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

虽然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两浙合到一起了,建立了浙江行中书省(后来改成了布政使司),宋元时期“两浙”格局打破,1381年,湖州府、嘉兴府从南直隶给浙江后,浙江的疆域基本就定了,600多年基本没怎么变,但是这浙东和浙西的“划分”还是被习惯性地保留了下来。

明朝和清朝时期,浙江布政使司和浙江省都是下辖十一个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金华府、衢州府、严州府(建国后因行政区划频繁调整而消失,下辖地在现在的杭州西南)、温州府、处州府(丽水)。

而根据传统的“浙东”和“浙西”的划分,浙江就被分为了“上八府”和“下三府”。

所谓“上八府”,又称“浙东八府”,即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温州府,处州府(丽水),金华府,严州府(建德),衢州府。其中金、衢、严三府又可独称“上三府”,这个地方自宋朝以来就是自宋以来就是学术重地,儒学、佛学都非常发达。

那“下三府”,也就是“浙西三府”,就是著名的“杭嘉湖”,位于平原地区的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地级市(古代称三个府)自古就是经济非常发达富庶的地区,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内最大的平原,面积约7620平方千米。

而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三府,也是包含在狭义的“江南七府”(除了浙江三个外,江苏还有四个: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上海),镇江府,那个时候无锡还不是地级单位,而是常州府下面的一个县)中。

所以说,浙江的“上八府”和“下三府”就是根据传统的“以钱塘江为分界的东西两浙”划分的,上下是根据地势来的,因为杭嘉湖属于平原,地势比较低,所以称“下”;而钱塘江以南八个府地势较高,所以称“上”。

扩展资料:

浙江地名来历:

古代地名“或以山川,或以物产,或以人事,或以瑞应”,浙江属于以河流定名,最初指河流,《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皆有记载。王国维在《浙江考》中指出,“浙,渐为一”,浙江即渐江,亦指钱塘江。

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浙江被官方确认为行政区划的名称,所属范围“东至大海莲花界,西至江西广信府界六百五十五里,南至福建沙埕界一千三百里,北至江南苏州府界三百三十里,东南至于大海水洋为界,西南至福建浦城县为界七百三十里,东北至江南金山卫界四百三十里,西北至江南宁国府界四百一十里”。

明朝时期,浙江布政使司管辖“析扬之南,跨闽之北,东距海洋,西控宣歙”,坊间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与其他区域相比,浙江虽地域面积尚小,但其依山傍水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东岳王居泉山之上,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为原生的吴越文化塑造铸就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浙江隶属于江左,“江左”这一地名蕴含着对中原正统文化的捍卫,并显明地展现在自秦至明的历史进程中。秦汉时期,吴越文化雏形业已显现,但“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浙江一带呈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的局面。

四世纪以降,历经西晋永嘉之乱、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三次南迁,最终完成了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致使文化的基本形态从吴越文化变成融合吴越风俗的汉文化。

这一融合型文化不仅带有“吴粤之君皆好勇”的尚实之俗,而且具有“好学砥行”的儒士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吴越文化的汉化过程反映了吴越区域文化的包容性与灵活性,而这种包容性构成了外来佛教文化在吴越地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江

更多浙江上八府下三府由来(浙江上八府和下三府区别)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