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本生故事指的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笔记),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敦煌壁画中的本生故事指的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笔记)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敦煌本生故事及其石窟艺术

论敦煌本生故事与石窟艺术[作者:林玉龙[资料形式]硕博闻库|中国台湾省[文献属性][台湾省]国立花莲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2003年硕士论文[发表年份] 2004年[文章名称]敦煌本生故事及其石窟艺术[作者]林玉龙[指导教师]杨[文章数量] 249页-字数]敦煌|佛教|文学|莫高窟|石窟艺术|敦煌文学|本生故事|佛经故事——然而,在参观或膜拜佛教圣地的人群中,真正了解佛教的却少之又少。 敦煌莫高窟对现代人来说可能是个旅游胜地,但在造穴史上,却是对人生真相的现实反映和深刻揭示。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石窟(现编号# 29234;第17窟)藏有相当数量的珍贵文献遗存,近千年(公元4-14世纪)的手稿、帛画、纸画、织染、刺绣等文物约5万件。起初,敦煌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发现的文献和相关问题上。后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和延伸。所有与敦煌石室发现的文献、敦煌石窟的建筑、壁画、雕塑乃至历史文化有关的问题,都是敦煌学的研究内容,敦煌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印度佛教《本生经》的哪些故事出现在敦煌文物或壁画中?你有哪些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前人都没有全面的论述,引起了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此外,敦煌本地学生与印度本地学生之间的关联或解读也要梳理一下。因此,本文试图对围绕敦煌本生主题的因素进行有序的梳理,并指导相关文化因素的解读。整个研究步骤是结合现有文献和壁画材料,从民间文学的角度解读敦煌本生故事,从考证的角度分析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绘画图所代表的意义,然后从相关宗教学的角度探讨《本生经》中的特殊思想,从而发掘敦煌本生故事在三藏中的意义和文学价值。本文侧重于对历史文献的文本分析,共分六章。内容提纲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先探讨敦煌特殊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佛教日益中国化的情况;并叙述了本文的研究动机、现状和方法。第二章本章论述了敦煌本生故事的含义、起源、背景,以及与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故事的关系,从而明确敦煌本生故事的定位。其次,分析不同时期本生故事的思想内涵。它吸取了大量古印度圣贤和民间传说的故事,故事性极强。这些生动的佛教故事,结合了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思想和悲天悯人、救苦救难的道德规范,宣传佛法,教育世人。第三章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生故事。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期石窟的现状和日本故事的内容,分析了画中日本故事的主题和思想。总之,敦煌早期壁画艺术在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几个历史时期是一个开拓发展的阶段。第四章是对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本生故事的研究。本文对这一时期石窟的现状和本生故事内容的主旨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其主题特征和思想内涵。此时,敦煌石窟艺术正处于成熟阶段。另外,本章本生故事的主人公超人的善良和忍耐力,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的坚韧、毅力和勇气,# 29344;牺牲精神等伟大品质。第五章论述敦煌的特色和地位

本章将分析本生佛故事对佛教史、中国文学、中国思潮和敦煌壁画演变的影响。在敦煌变文、中国的小说、戏剧和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中,许多故事都是以《本生经》为基础或由之演变而来的。可见,本生经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对中国化的印度故事起到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第六章结论。总之,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佛教的传入。然而,佛经的翻译和改编,如《大正藏经》中的本生故事,被一些人称为佛教文学,无疑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汉代佛教传入以来,无论从题材、主题、形象、风格、思想趣味等方面,中国文学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佛教思想或故事的内涵,并吸收到中国人文化和灵魂的深层部分。

- .敦煌的军事形势8第2节敦煌的文化背景9 1。敦煌地名的由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多元文化环境13第3节敦煌佛教的发展15 1。印度佛教的传入。佛教僧侣的影响。区内宗教团体的活动21四、三教的排斥与融合23 (1)依赖性25 (2)论证性26 (3)融合性27研究现状30三。研究方法32第二章敦煌本生故事的形成与发展35第一节,本生故事的意义36一,本生故事的意义36二,本生故事的起源39三,本生与因缘、能力、隐喻的关系43第二节敦煌本生故事的形成背景52一,大乘佛教的兴起52二。“大乘”名称的由来。中国佛教的进程58第三节敦煌石窟不同时期本生故事的思想内涵60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本生故事的叙述67第一节中国化的开始北梁(公元386-439年)70第一、北梁三窟71第二、为法献祭、为救度献祭(皮楞王本生、 钱月尼坡王本生)76三755-79000月光王81谁自断修福第二节:综合发展与启蒙北魏(公元439-534年)85一、北魏石窟86二。 舍身救虎求登佛门境界(摩诃萨本生经)92三。褒善贬贪恶(九色鹿王本生)96求证佛法(婆罗门自供学生)106第四节从内容到形式的进一步汉化——北周(公元557-580年)108一、北周石窟109二。向父母报孝,修行佛法(必须提到太子当学生,儿子当学生)116三。禁欲。因果报应(独角仙人本生经)121第四章隋唐五代宋元时期的本生经故事127第一节大乘佛教的兴盛隋朝(公元581-618年)128一、隋朝石窟129二。没完没了的施舍,直到成佛(你得到达本生经)134三。给你的眼睛成佛。唐代石窟。救赎,正道修炼152三。梵天求法,为法求法(修楼求法,檀口钳抛火炕求法,玉多罗舍皮求法)155第三节《贤愚经》屏风画的出现——五代(公元914-960年)159一、最后成佛(善君下海为原)167四。一颗纯洁的心,佛会保佑他(纠正王本生)171第四节。日本故事画的衰落&宋、西夏、元。世俗化的故事画智愚经典176第五章敦煌日本故事在文学中的特点和地位179第一节反映早期佛教的历史和文学模式189。今生故事中的今生与前世对应190第二节今生故事中报应思想的呈现193一、生命起源论195二。因果关系理论。生死观200四。来世观202五、佛教报应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204第三节今生故事中轮回思想的内涵208一、灵魂不朽209二。生死轮回211 III。轮回对中国文学的影响214第六章结论217书目221附录239附录I 239附录II 242附录III 243附录IV 247附录V 248[参考文献][经典部] 《贤愚经》第1-5卷,台北:新文风出版公司,1983年1月1日。(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1册。长安僧肇说明:《大正藏》,《长阿含经》第一册。译名:《大正藏》,《别译杂阿含经》第二册。(金)石著:《大正藏》,《增壹阿含经》卷二。(刘崧)邱娜巴德拉译:《大正藏》,《杂阿含经》第二册。(后汉)译名:《大正藏》,《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

(吴)康僧会译:《大正藏》,《六度集经》第三册。(北宋)邵德、惠勋等。合译:《大正藏》,《菩萨本生鬘论》第三卷。(西晋)朱法虎译:《大正藏》,《生经》第三册。(隋)觉铎译:《大正藏》,《佛本行集经》第3册。(吴栋)支谦译:《大正藏》,《佛说九色鹿经》第三册。(姚琴)石生坚译:《大正藏》,《佛说睒子经》第三册。(唐)易经译:《大正藏》,《妙色王因缘经》第三册。(唐)译:《大正藏》,《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第3册。(吴栋)支谦译:《大正藏》,《菩萨本缘经》第三册。(北凉)法圣译:《大正藏》,《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第三册。(西晋)未译人名:《大正藏》,《菩萨睒子经》第三册。(西晋)朱法虎译:《大正藏》,《德光太子经》第三册。(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大庄严论经》第四册。(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佛所行赞》第四册。(姚琴)鸠摩罗什译:《大正藏》,《佛说杂譬喻经》第四册。(吴栋)南等译:《大正藏》,《法句经》第4册。(吴栋)支谦译:《大正藏》,《撰集百缘经》第四册。(魏源)慧觉等译:《大正藏》,《贤愚经》第四册。(元和魏)《鸡鸣夜》,译:《大正藏》,《杂宝藏经》,第4卷。(吴栋)支潜译:《大正藏》,《大明度经》第8册。(姚琴)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妙法莲华经》第九册。(唐)程观著:《大正藏》,《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十册。(魏源)第十一册,译岳普寿那,幽禁国亲王:《大正藏》,《大宝积经》。(东晋)法显译:《大正藏》,《大般涅盘经》第十二册。护士翻译:《大正藏》,《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第十二册。(隋)译达摩笈多:《大正藏》,《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第十四册。(唐代)法流支译:书16,《大正藏》,《佛说宝雨经》。(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金光明经》第十六册。译名:《大正藏》,《佛说因缘僧护经》第17册。(姚琴)朱佛年等译:《大正藏》,《四分律》第22册。(东晋)法显译:《大正藏》,《摩诃僧只律》第22册。(后秦)北印度三藏佛罗公罗世译:《大正藏》,《十诵律》第二、三卷。(唐)《易经》译:《大正藏》,《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十四。(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大智度论》卷25。(东汉)译名:《大正藏》,《分别功德论》卷25。(唐)玄奘译:《大正藏》,《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二十七。(唐)玄奘译:《大正藏》,《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册。(东汉)法护院译:《大正藏》,《大乘集菩萨学论》卷三、卷二。(姚琴)鸠摩罗什译:《大正藏》,《成实论》第3和第2卷。吉藏写的:《大正藏》,《仁王般若经疏》第三卷。(魏)法藏书:卷三十五,《大正藏》,《华严经探玄记》。(宋)太良叶社译:《大正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37册。(隋)《天台智者大师与丁大师笔记》:《大正藏》,《观音经变》第三十九册。(魏)法藏手稿:卷四十,《大正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由吉藏撰写:《大正藏》,《十二门论疏》第4、2卷。(隋)慧远著:《大正藏》,《大乘起信论义疏》卷四。撰写人:《大正藏》,《大乘法苑义林章》第四卷和第五卷。(隋)《天台智者大师与丁大师笔记》:《大正藏》,《摩诃止观经》卷四十六。(隋)《天台智者大师论法戒》笔记:《大正藏》,《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46卷。来自德国的杂项手稿:《大正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第48卷。(唐)玄奘口述、议论文:《大正藏》,《大唐西域记》第50册。(魏)杨立志著:《大正藏》,《洛阳伽蓝记》卷51。(东晋)法显姬子:《大正藏》,《高僧法显传》书51。(梁)游僧著:《大正藏》,《弘明集》卷5-2。(梁)游僧著:《大正藏》,《牟子理惑论》卷5-2。(唐)石道轩出版:《大正藏》,《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第5-2卷。(唐)道选:《大正藏》,《广弘明集》,卷五、卷二。(唐代)道士所写:《大正藏》,《法苑珠林》,卷五、卷三。(梁),等编:《大正藏》,《经律异相》卷5-3。

李政写的:第54卷,《大正藏》,《法门名义集》。(唐)石之彦译:《大正藏》,《诸经要集》第54卷。(宋)周敦颐述:《大正藏》,《翻译名义集》卷五十四。(梁)游僧撰:《大正藏》,《出三藏记集》卷五。(唐)智胜著:《大正藏》,《开元释教录》卷五。(北魏)魏寿撰:《大正藏》二。台北:文怡出版社。(周)荀况著,文选,杨旭注:《二十五史魏书》,台北:出版社,1968年出版。(清)西周生著:《荀子》,台南:立达出版社,1977年第一版。(韩)王冲著:《醒世姻缘传》,台北:台湾省中华书局,台湾第一版,1966年。(齐)《管仲传》,(唐)方注:《论衡》,台北:台湾省中华书局,台湾第3版,1973年。755-79000第96卷,文怡出版社,1966年第一版。755-79000,台北:台湾省明凯书店,1967年初版。055-79000,台北:文怡出版社,1979年第7版。055-79000,台北:文怡出版社,1993年初版。055-79000,台北:文怡出版社,1993年初版。《管子》,台北:文怡出版社,1979年第七版,《二十五史旧唐书》,台北:文怡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055-79000,台北:文怡出版社,1993年初版。055-79000,卷《二十五史新五代史》,十五版,台北:新兴出版社,1998年初版。055-79000卷59 《十三经注疏周易》。左秋明:《十三经注疏周礼》,台北:韩晶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初版。周专、陈美琳校对:《十三经注疏孟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初版。杨伯钧著:0755-79001,台北:韩晶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韩非著:《十三经注疏尚书》,台北:中华书局,1970年初版。(廖)石著:《十三经注疏诗经》,出版社1966年初版。[特稿](宋):《十三经注疏礼记》,台北:台湾省印刷局,1958年。(明)晓晓出生:《笔记小说大观》,台南:世一出版社,1992年初版。(明)凌梦初:《冥报记》,台北:桂冠书店,1983年初版。(明)冯梦龙主编,丁汝明校译:《欧阳文忠全集》,台北:蹇宏书店,1995年初版。(明)冯梦龙,编。《本论》,台北:世界出版社,1958。(明)臧茂勋编:《国语》,台北:中华书局,1966年。(东汉)应绍:《西湖二集》,台北:文怡出版社,1979年。《刘义庆选集》(南宋),胡遵校刊(清代),董金鉴再版,严意平:《春秋左传注》,台北:文怡出版社,1967年。克里斯蒂安乔吉姆,《韩非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唐)张彦远:《龙龛手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1年版。(清)曹雪芹与高鹗:《护法论》,台北:蹇宏出版社,1994年初。(清)等编。《金瓶梅》,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苏)谢亚托卡列夫,魏译:《拍案惊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丁旻等著:《醒世恒言》,台北:古法文化事业公司,1998年12月第一版。丁,《古今小说》,第二册,台北:美国佛教协会,197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上海博物馆:《元曲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丛书8: 《风俗通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方:《幽明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方:《中国的宗教精神》,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4年4月第一版。方广昌主编:《历代名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方广昌:《红楼梦》,台北:佛光文化公司,第二版,1997年。方广昌著:《全唐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田竹、黄宝生、郭良宇、蒋忠信译:《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北京:人民文学,2001年。王水照主编:《佛学与文学》,高雄:高雄文赋图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王克文:《佛学大辞典》,台北:书泉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王路平:《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成都:巴蜀书店,2001年3月第一版。魏翔,《外国文学研究集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出版,卡迪丁喆,《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京都:童朋社,1979年。尼赫鲁,《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白翠琴,《中国佛教文化大观》,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755-79000,台北:绿色文化,2000年初版。任和:《佛教典籍百问》,台北:小源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任:《佛教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任,《故事海选》,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印刷:《宋代文学通论》,台北:郑文出版社,1973年初版。印刷沿:《现世前尘敦煌艺术》,台北:郑文出版社,第三版,1994年1月。瞿亮,《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台北:金文出版社,1995年初版。田代佐,王尊忠译:《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初。羽田恒:《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第一卷,京都:由同样的朋友重印,1975年。李正雨,《印度的发现》,台北:新文风出版公司,第四平台,1997。李永宁主编:《魏晋南北朝民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杜继文:《伊索寓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沈逸东:《佛教史》,台北:雄狮书局,1985年出版。沈前伟,《中国佛教史》,台北:东华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周绍良主编:《宗教大辞典》,台北:鸿业出版社,1988年9月重印。季羡林:《佛教史地考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季羡林著:《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季羡林:《敦煌佛教文学研究》,台北:丹青出版社,1983年初版。《月光》,黄宝生、郭、译:《佛教一千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林宝耀,《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林家平,宁强,罗华清:《敦煌历史地理导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学院出版社,1992年。戚志祥,《敦煌石窟全集本生因缘故事画卷》,上海:林雪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侯等主编:《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沈阳:文艺,1994年初版。侯:《敦煌艺术》,台北:惠明文化,2002年版。蒋伯勤,《中西文化交流史》,台北:新文风出版公司,12号台,1992。蒋伯勤,《敦煌文学作品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查理义律:《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段文杰,敦煌早期壁画风格和艺术成就,《季羡林学术论着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段文杰:《五卷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胡适:《故事海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胡适:《敦煌艺术图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胡适著:《中国敦煌学史》胡存,第四册,第二册,台北:刘源出版社,1988年第二版。夏:《佛学与中国文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孙,《风流悟》,台北:万卷楼书局,2000年8月第一版。格林艾德。《佛经的文学性解读》,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年。纳勋译:《敦煌社会文书导论》,台北:光复出版社,1998年初版。马德:《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梵高:《印度教与佛教史纲》,上海:上海3xm中文网络书店,1999年11月。长青:《中国美术全集敦煌壁画》,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长青:《敦煌早期壁画的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星璇,《白话文学史》,第3卷,中华书局,1978年。张岂之:《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张永全,《西游记考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张希厚:《敦煌考古漫记》,沈阳:冯春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张希厚,《丝路文化瑰宝敦煌》,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5月。曹世邦,《格林童话全集》,台北:古法文化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郭、黄宝生主编。《一千零一夜故事集》,台北:汉芯文化公司,1987年初版。陈、胡中兴主编:《敦煌莫高窟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陈寅恪,《敦煌俗文化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陈观胜:《中国石窟寺探秘》,华宇出版社,1986年初版。乔叟钟文译:《沙海佛光敦煌莫高窟漫笔》,台北:远景出版社,1982年初版。张鹏王建军:《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6月。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12月1日。敦煌研究院主编:《敦煌俗字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敦煌研究院编:《王梵志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3月第1版。曾良:《敦煌文学源流》,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汤用彤著:《中国佛教史学史东晋至五代》,台北:台湾省商务印书馆,1991年初版。淑贤文选:《佛本生故事》,Xi: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向楚、郑阿才主编:《佛经文学粹编》成都:巴蜀书店,2003年3月第1版。冯天瑜等著:《金明馆丛稿二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敦煌研究院:《中国佛教泛论》,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初版。黄主编。《坎特伯雷故事集》,台北:新文风出版公司,1981年初版。年,主编:《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台北:建安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甘祥:《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东京:山溪坊佛教书林,1978年第二版。慈竹:《敦煌石窟全集本生因缘故事画卷》,高雄县:佛光文化公司,1998年2月第一版。杨:《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杨、方广昌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1日。杨,主编:《敦煌文献字义通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1月。严先生译:《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文化公司,1999年12月第一版。叶著:《神话原型批评》,台北:台湾省商务印书馆,1956年初版,页28。叶著:《敦煌学论集》十六卷,台北:学生出版社,1964年第一版。蒋蓉,《中华开放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蒲松龄朱:《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褚,《敦煌宝藏》,中华书局,2001年9月1日。赵朴初、任:《佛教三百题》,台北:三民出版社,1990年3月第一版。刘金宝,《本生经类思想史的研究》,台北:鸿业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5月第一版。范金石、马世昌、关:《佛经概说》,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蔡东藩,《华戎交会的都市》,台北:刘源出版社,第五版,1987年。郑金德,《佛教历史文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郑振铎:《中国佛教基础知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郑振铎:《中国佛教史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出版。邓晓军,《语石》,金文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鲁迅:《缘督庐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钱:《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一版。阎文如,《聊斋志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1日。米开:《敦煌学简明教程》,台北:三民出版社,1981年7月第一版。薄伽丘,琼斯译:《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北:视觉出版社,1988年第6版。姜亮夫:《敦煌学论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姜亮夫著:《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台北:华师出版社,第二版,1987。谢:《隋唐演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严,《敦煌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12月。

岛田茂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台北:新文风出版公司,1987年1月1日。罗振宇,《中国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谭正碧,《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上海:光明出版社,1929年。苏、周亚萍主编:《中国小说史略》第1-16卷,台北:长园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12月第一版。苏,《小说丛考》,台北:吴楠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施一春,《中国石窟艺术总论》,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11月3日。处士:《印度文学历代名着选》,台北:东楚出版社,1985年10月3日。严,《十日谈》,台北:新文风出版公司,1981年初。[英文专著]参考e .康泽:“大乘佛教”,在他的第三年的佛教研究,牛津:布鲁诺卡西尔,1967年。【期刊论文】丁一寿,宋明佛教的特点,《姜亮夫全集十二》,1994年第2期。紫竹,《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宗派》,《莫高窟年表》,1996年第4期。尹德荣,《从历史演变看中国佛教》,《敦煌艺术叙录》,1998年第1期。卞,《敦煌文化》与玄武门之变》,《中国佛教史》,2000年第2期。毛克强,《当代小说的主导原型文化——佛教文化》,《敦煌资料丛编三种》,1999年第3期。王,《佛教的伦理革命——原始佛教道德因果律的建构》,《中国文学进化史》,第31卷第2期,2002年3月。王宏、李颖舟,《敦煌绘画艺术与跨世纪中国画形态》,《佛学文物馆》,1995年第2期。王勇,《北魏文学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及其对隋唐文学的影响》,《敦煌学概要》,第19卷第4期,2003年8月。王建军、胡震,《敦煌莫高窟北窟新窟号说明》,《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1999年第2期。王恒,《中印佛教交通史》和云冈石窟,第3号,2001年,《中国佛教史论》。王恒,《云冈石窟的孝道思想》,《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3月。王峰,《中国早期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嬗变(北梁至隋)》,《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连如、王:《汉魏六朝志怪中的佛教劝导》,《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王,汉化进程中的拓跋鲜卑文化变迁,《唐太宗入冥记》,第34卷第5期,1997。王,麦积山壁画《敦煌学辑刊》对中国早期山水画史的里程碑意义,《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丽芙:“儒家控制下的神道教育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年的神道教育”,《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5期。石蕊,《北周隋初唐士绅政策与政治秩序的变迁》,《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任一民,佛教因果论的真精神,《敦煌研究》,1998年第5期。双仁,《五代的分合与南唐的经济文化》,《魏书释老志》,1995年第2期。第一:《唐五代河西佛教与藏传佛教》,《下山传法》第十一卷第4期《敦煌研究》第11期,2000年。向世龄,《明代宗教与三教》,《文物世界》,1999年第4期。朱,《五代十国文艺》,《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7期。何,中国佛教谈话中的非佛教因素,《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吴波,《论因果观念与明清小说创作》,《西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吴鄂、魏文彬,《甘肃中东部石窟早期变迁与佛教故事题材考辨》,《睒子本生》,2002年第3期。《论佛经在中国的翻译及影响》,《美术研究》,1998年第3期。宋若云、李玉莲,《北国禅影《醒世姻缘传》,1996年第2期,《学习与探索》。宋科军:《涅槃:宗教小说的结局套路与佛教修行的意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李小蓉,《论敦煌变文报佛教思想的来源与表现》,《浙江学刊》,第14卷第4期,1999年10月。李忠、赵新兴,《唐代佛教在中原的传播与发展(上)》,《史学集刊》,1998年第3期。

李正雨,《唐宋时期敦煌世俗佛教的经典及其作用》,《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沈李,“传统的儒释道观”,《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李尚全,《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佛教的特点》,第15卷,第3期,《历史教学》,1998年6月。李建东,《佛教思想》1997年第2期,第《民间文学论坛》页。李振纲、赵敏,《隋唐四大佛教流派的佛学分析》,第5卷,第2期,《松辽学刊》,2003年6月。李国锋,《学者与五代中央政治》,第29卷第1期,《敦煌研究》,2002年。李庆龄,《宋夏金佛教思潮》,《西安教育学院学报》,第39卷第6期,2002年11月。李京,“明代小说中的报应思想”,《型世言》,2002年第2期。沙悟天,《论〈S . p . 172〉与五代时期莫高窟宋顶壁画的关系》,《雁北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沙武田,《宽容是伟大的:佛教思想一瞥》,《明清小说研究》,第8期,沙武田,《中唐莫高窟改建初探》,《楚雄师专学报》,第3期,2002年。沙悟天,《敦煌莫高窟北窟资料》,《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王建武,《佛教基本教义解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易图强,《动乱与反动失序:五代历史发展线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5卷第1期,1997年2月。朱明,《从宋明理学本体论思维方式看佛教对儒学的影响》,《铁道师院学报》,第1期,1995年。董瓦尔丹,《藏传佛教因果报应思想之轮六大司析》,《西游记》,2000年第1期。林莹:《谈佛教》本生故事《莫高窟绘画》,《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侯,佛像分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穆著,南:《佛教生命生态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姚,佛教中“轮回”的概念,《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姚,佛教中的因果观念,《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石显庭、舒学哲,敦煌莫高窟,第12号,《敦煌研究》,1978年。石萍亭,莫高窟第428窟随想,《普门学报》,1998年第1期。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洪,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4期。胡同庆、石寿生,《论古代敦煌的环保意识及其与近代西北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胡同庆,《隋初敦煌壁画艺术特征分析》,《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郎,《唐风论纲从莫高窟看唐代艺术风格》,《四川三峡学院社会科学学报》,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10月。孙,论佛教与当代民间生活的互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宫,敦煌艺术与犍陀罗印度艺术,《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景三龙《佛陀及其生平考证》第10卷第4期《南亚研究》,2000年12月。袁刚,宇文允,北周天元帝,《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4月。袁、《论《宗教学研究》的艺术性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2000年第2期,《南亚研究》。马建华,“《文物》研究之一——儒释道夷夏”,《敦煌研究》,1995年第3期。马达研究:《基齐尔石窟、莫高窟、西来寺佛教绘画艺术论》,《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高林涛,《0755至79000年日本本生灯故事研究》,第19卷第4期,0755至79000,2003年8月。苏白,《敦煌莫高窟早期石窟杂项研究》,《江苏社会科学》,香港:大公报编辑部,1978年。张文凤,《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百家争鸣》,《敦煌研究》,第1期,2001年3月。张力文,“宋明理学与佛教的和谐人文精神”,《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2期。张建新、周险峰,《佛教道德教育初探》,第25卷,第2期,《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2003年11月。

张炜,《宋初佛教政策与佛教复兴》,《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张謇:《论北周武帝废佛的作用和意义》,《敦煌研究》,第23卷第3期,2002年。张建召,《论北魏灭佛的直接原因及证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21卷第12期,2000年。张锦秀,《麦积山北周重点洞窟解说》,《沧桑》,2000年第1期。奥特根,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断代研究综述,《佛所行赞》,第5期,2003。梁丽玲,“《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与石窟艺术”,《弘明集》,2002年第6期。徐凌云,《论隋唐儒学的历史走向》,《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6年第4期。许,《印度佛教论争的历史意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郭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年梵语与汉语的比较》,《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郭、牛杰:《宋代民众鬼神赏罚观念探析》,《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2003年第3期。陈光冲,《论隋文帝改革统一的历史功绩》,《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2期。陈霞,“浅谈劝善佛经”,《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2期。陶思言,论佛教的常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第1卷第1期,1999年2月。傅振伦,《敦煌莫高窟学术年表(上)》,《浙江师大学报》,1994年第一期。唐昌平与周倩,《西魏北周河西》,《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华,隋文帝与隋朝佛教复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冯佩红,《唐五代归义军节院与节院使略论》,《石窟与石窟艺术》,2000年第1期。黄建辉,《论隋唐时期儒学思想家对三教之争的反应》,《敦煌研究》,第19卷第2期,1998年。黄晓霞,“莫高窟绘画中的外部因素”,《贤愚经》,2002年4月。杨翠微,《论隋文帝代周建穗》,《中华佛学研究》,1998年第3期。盛凯,《成王剃度的佛教仪式》,《齐鲁学刊》,2001年第1期。叶舒宪,《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轮回说——中印佛教思想研究,第14卷,第2期,《投身饲虎本生》,1996年6月。董聪敏,《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艺术》,《南亚研究》,第9卷第4期,2001年11月。詹姆的科德卡尔。《数独本生研究》,《河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游子庸:《隋文帝颁世遗考》,《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容江,《评论》《宗教学研究》(第一卷),《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赵文润,《论隋唐文化的起源与特征》,《文物春秋》,1998年第7期。赵兴根,《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因果论》,《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1期。赵兴根,《清代小说《佛教文化》与佛教》,《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3期。赵秀荣,《莫高窟晚唐壁龛屏风画的题材与内容》,《玉林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赵庆兰,《莫高窟吐蕃时期洞窟屏风画研究》,《艺术探索》,1994年第3期。刘永增,《敦煌莫高窟隋代涅槃图像与古印度、中亚涅槃图像比较研究》,《齐鲁学刊》,1995年第1期。刘军琦,“麦积山北魏壁画《中国宗教》的内容和艺术特征”,《庄子》,2001年第2期。刘俊熙,《佛教大藏经及其刻本概论》,第7卷,第1期,《海南大学学报》,2000年2月。刘树成,《论佛教文化影响下古代小说的三大功能》,《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刘泽著:《三教平衡与佛教中国化》,《敦煌研究》,第15卷第12期,1995年4月。范金石、赵青兰,《吐蕃占领时期莫高窟分期研究》,《五台山研究》,1994年第4期。范金石,《浅谈佛教故事画的民族化特征》,《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1995年第1期。潘崇贵:佛教崇尚孝道来自敦煌遗书,《敦煌研究》,1980年第12期。潘崇贵,《敦煌变文与经学阐释》,《历史教学》,1981年第4期。乔斌,《论隋唐五代儒释道对绘画的影响》,第13卷,第4期,《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12月。

邓殿臣,《佛教与僧伽罗文化》,《谐铎》,1996年。于,论敦煌西魏石窟佛教艺术的多元化特征,《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4期。愚学:无私与轮回,《敦煌研究》,1996年第6期。谢圣保,《敦煌石窟佛教故事画概述》,《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谢成水,《从栖霞山石窟看南方文化对敦煌艺术的影响》,《敦煌研究》,2002年第5期。谢,《北朝中原地区0755至79000年初步研究》,1999年第6期。魏怡霞,《死亡哲学:灵魂不朽的历史追溯与深度思考》,《睒子本生》,1998年第3期。关通、袁剑,《原始佛教哲学的起源》,《天水行矢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宗饶,《敦煌孝经与佛教歌曲》,第1期,《上海大学学报》,1974年。【学位论文】丁旻:《社科纵横》,程池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9年。梁丽玲,《武当学刊》,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年。刘美英(史宜春):《敦煌研究》,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年。罗元邦(释永祥):《敦煌研究》,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86年。纪赫:《华冈文科学报》,国立台湾省立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

更多敦煌壁画中的本生故事指的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笔记)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