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传统与现代教育(传统与现代的家校关系有哪些),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传统与现代教育(传统与现代的家校关系有哪些)。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特别重视家庭价值,传统文化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是个体向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社群层级。“家”“国”“社稷”“天下”,乃社群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以国为家,以家为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两千多年前,这段记述在《大学》里的文字,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串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被称为“家国情怀”的情感,奠定了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需要通过家庭教育来逐步养成。

二、家校共育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

家校共育与传统文化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学校,聚焦学生问题,以传统文化课程、主题活动为引领,将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整合起来,设置整体目标,实施有效的家校共育课程,达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的家校共育的目标。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开展亲子共读经典、讲述家风好故事、亲子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注重关注个体,尊重、关怀每个生命的成长,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尊重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

(一)传承传统文化融合、和谐的价值理念,促进家校共育。传承传统文化融合、和谐的价值理念,促进家校共育。激发广大家长乃至社会关注教育的强大凝聚力,省思、培植良好的家风,唤醒家长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营造基于尊重和信任、零距离接触、无缝隙融合的校内外教育治理体系,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夯实家庭这一社会堡垒,进而培养全社会的良风美俗,疗治现今社会乱象,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生命群体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二)家校共育促进传统文化学习在生活中落地。家校合作有助于更好地监督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行为,促使学生经典诵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能够解答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惑。反之,经典诵读本身所赋予的内涵精髓需要家校彼此合作,从而引导学生端正态度,以更好的姿态进行学习。它们彼此融合,形成完整的统一体,指引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并将指导学生日后的生活实践。

(三)学习家庭教育思想,形成良好家风。儒家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家族、家规、家风、家训等都是儒家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三千余年间所形成的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完备的家教系统,举世罕有其匹。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闪耀着智慧之光的家庭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路径,可以作为家校共育传统文化课程的主体内容。

唐宋以后,中华家教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使其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珍贵文化遗产。诸葛亮《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的家风。还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钱氏家训》《曾氏家训》等等,都通过家庭教育这种方式来保持儒家的传统。我们在家校共育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中可把相关家风、家训的内容融入其中

更多传统与现代教育(传统与现代的家校关系有哪些)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