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教育与图书馆体验(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信息素养教育与图书馆体验(图书馆与信息素养)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疫情仍在持续。按照教育部“停课学习”的要求,各地通过录播、共享网络课程资源等方式,在最短时间内为2亿多中小学生提供了大量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源。让留在家里的同学们即使到不了学校也能感受到新学期的来临。

于是,这次疫情就成了检验信息素养各方面是否到位的一次大考。

我们的学生是否具备在复杂的虚拟信息环境中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价、创造和生产以及思考的能力?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祖尔科夫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在北美首先提出的,并指出它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在新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素养更加强调对信息的反思、批判、发现和创造,体现了信息时代对个体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新要求。2016 《面向未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强调,信息素养是21世纪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的学习框架今天,在21世纪,学习有各种形式,包括正式的、非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习。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主导自己学习的是学习者。这一切都是互联网和开放免费的内容(如开放教育资源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使之成为可能。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都有机会学习新的东西。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在哪里,只要我们能接触到互联网、电子设备和信息素养,我们就能“随时随地学习”。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信息时代,今天的学习者和信息技术是相互依存的。对于进入学龄的青少年来说,信息素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如何获取数据、评价比较、利用信息、识别数据、吸收内化、呈现结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发展都成为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和直接手段。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积极推进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不仅是个人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现代化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教育部先后出台多份文件,积极推进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一、在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中小学必修课。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等重要指导性文件,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此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会议还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2014年,教育部启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1月初发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同时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倡导应用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等。)和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方式。二。基于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2016年9月,中国发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小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紧密结合。比如针对批判性提问、敢于探索、喜欢学习、信息意识、自我管理、国际理解、解决问题、技术应用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课题组,2016)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可以实现这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组织能力、批判性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成为

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与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从时间上看,20世纪70年代的“图书馆素养”注重与图书检索相关的信息工具和资源的学习;80年代,“计算机素养”侧重于计算机相关基本技能的掌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素养”在新时代终身学习的理念下,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综合能力发展。同时,在许多国家都在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时候,图书馆也成为了信息素质教育的主体。一、加拿大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加拿大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以各级图书馆为培养信息素养的主体,设立教育部门,配备专职教学人员,制定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养计划。在培养方式上,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活动与课程相协调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图书馆提供的主题讲座、网络视频教学课程、基于计算机的讲座和练习等方式。有些图书馆还会和大学合作,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给学生进行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综合信息素养教育。例如,在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图书馆和理工学院的教师共同开发了在线课程模块,以混合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美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美国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时,鼓励各学校图书馆合作,学校图书馆员、教师、教育技术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发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例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图书馆员与助教(TA)合作进行信息素养培训。至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培养模式,美国将K-12教育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营造基于资源、任务和问题解决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高等教育阶段,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主,嵌入式教育为辅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将传统的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以专题讲座和公共选修课为主要形式,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嵌入式教育将信息素养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主要通过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帮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尤其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通过上述图书馆与信息素养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保障中心,在培养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提供专门的信息素养服务,开设专题讲座,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成为补充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学科教学的信息素养,作为新时代学生必备的素质,应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将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或完成专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素养水平。一、语文与信息素养语文教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语文信息教育有利于学习方式的改进和学生信息素养的积累。信息素养的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本是一种信息

通过拓展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引导学生从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中寻找或收集相关资料,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且在收集信息的同时,学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和甄别信息,让学生有机地对信息进行分类、验证和处理。这样,学生培养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学会了从各种信息中学习。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发表独特观点的机会,即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全方位的交流模式,形成有效的信息场,在多向互动中生成知识和能力。二。数学与信息素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和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直接解决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或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寻求知识、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在教育版要求的第二章《信息获取》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古代人们是如何获取和记录信息的,然后讲信息时代人们是如何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以及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全过程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体会到数学带来的便利,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你对传统节日了解多少”为题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尝试用关键词搜索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信息和新闻,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提高信息检索、分类和归纳的能力,掌握数学的运用。三。历史与信息素养在历史的学习中,史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围绕主题,整合各种史料,充分利用史料指导信息加工,依托史料提高学科素养。如围绕“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主题,教师选取了中肯、多样的史料,包括文献、地图、档案等。多种史料的呈现,力图让学生充分理解不同类型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积极思考。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对自己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知识学习的过程。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整合中,学生才能利用信息,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生深度学习和真实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发展。基于探究学习的信息素质教育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开展观察、实验、信息收集等探究活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总结、比较和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通过讨论、交流和沟通,分享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究式教学与信息素养的相似之处在于,它涉及为研究问题而搜索、验证、分析和利用信息,从而认识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是自然的。

在蒲公英学习主办的第二届学校图书馆训练营中,来自台湾基隆仁爱小学的导师林心如结合《图书资讯利用教育教学纲要》,强调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表示信息素养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并提出了开展探究学习和信息素养的八个环节,即:1。开放性(激发好奇心的邀请);2.沉浸(启动背景知识,连接学习内容);3.探索(探索有趣的想法,投入大量阅读);4.确认(研究方向和问题);5.收集(收集有用信息加深广度);6.创作(超越对事实的解释和推断,创作与他人交流);7.分享(分享自己的收获,向别人学习);8.评价(评价目标的实现情况,反思学习过程和内容)。进而以“校园植物侦察队”为例,林老师带我们进一步详细了解了她是如何利用探究信息素养的八个环节来实施和开展跨域探究学习的,并深入分析了如何通过跨域探究项目将学科、图书馆、信息素养有机融合。在开放邀请环节,她提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从探究主题中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预测、假设或初步研究陈述,引导对新知识的探索。在收集过程中,她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从不同角度收集信息和新观点。通过实验、访谈等获取数据和证据。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处理信息(分析、综合、评价、组织)。在创造过程中,学生将已有知识与获得的信息联系起来,运用发散思维构建与已有知识相关的新认知,对问题或假设得出结论,用收集到的证据检验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讨论。在分享环节,学生利用写作、多媒体技术、口头交流等方式创作作业,阐述自己探究的结论,展示探究的过程、新的认知和新的观点,在学生之间分享探究学习的成果。在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反思组成的评价过程中,对探究问题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更好的学习策略,提出新的问题或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性学习与信息素养的整合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信息素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信息进行搜索、分析和评价,快速有效地掌握信息能力,实现知识教学与素质培养的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一个不会学习的人会被现代信息社会淘汰。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整合各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学习能力的知识建设者。这个网站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一键举报。

更多信息素养教育与图书馆体验(图书馆与信息素养)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