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礼与梁思成的关系(梁思礼的简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梁思礼与梁思成的关系(梁思礼的简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梁简介,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航天可靠性工程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是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主任,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试验设备总设计师,宇航部总工程师,宇航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现任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员会高级技术顾问,中国老教授协会顾问,国家图书馆顾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李科技进步奖、中华科教兴国老教授奖。

梁1924年8月24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广东新会,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

1941年至1949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普渡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获得应用科学博士学位。

1950年至1953年,任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

1953年至1956年任总参作战部电子科学研究所工程组副组长,参与制定国家“十二年科学长远规划”,负责起草“喷气技术”(即导弹、火箭)。

1956年至1961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所自动控制研究室主任,是钱学森校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

1961年至1965年任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第一设计部副主任,是中国第一套地地导弹控制系统的技术负责人之一。

1965年至1983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十二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中近程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远程导弹和长征二号副总设计师,长征三号控制系统技术总监。

1981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通用试验设备(CAMAC)总设计师。

1983年至1988年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委常委。

1989年任航空航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94年,他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副主席。

梁1924年8月24日出生于北京,广东新会人。他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的幼子。1941年毕业于华钥中学,1943年随三姐思怡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电机系主修无线电,后学习自动控制。在普渡大学期间,他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三年的课程,并于1945年获得学士学位。后来,他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的硕士学位(1947年)和博士学位(1949年)。

1949年10月回国后,被分配到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武装部电子科学研究所工作,参与了国务院组织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的起草工作,负责起草我国运载火箭发展的长远规则。1956年调任国防部第五研究所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此后,他领导并参与了的开发和测试

梁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87年获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10月获何李奖,1997年9月获“科教兴国”老教授奖。此外,他还获得了“何李基金奖”,并担任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梁启超在51岁时有了一个儿子梁李思。李长得像他的父亲,被亲切地称为“老白鼻子”。梁启超生前许下心愿,60岁以后不再从事社会活动,专心教育子女。不幸的是,他在56岁时去世了。梁对说,“我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没那么大,但他继承了我一个很好的空白。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母亲和他的遗产使我受益终生。”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所成立,梁任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他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他致力于中国导弹和火箭的发展。

梁永远不会忘记1960年的一次导弹发射试验。当时,他正站在离发射场只有两公里远的一辆吉普车旁,而聂荣臻元帅正坐在五公里外的一个帐篷前。导弹刚起飞就掉下来了,离发射场只有300多米。梁立即跑到爆炸地点,看着那深坑,他心如刀割,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这次实验前,他和即将临盆的妻子麦秀琼道别,“如果男孩叫凯,女孩就叫轩。”他期待着胜利。虽然实验失败了,但他还是给女儿取名轩,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成功。果然,1964年发射成功。

梁的性格开朗乐观:“我和父亲一样,崇尚利益主义。父亲总是说,如果你难过了几十年,那么生活就会变成沙漠。有什么用?”梁的爱好正如他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一样。在大学里,他加入了学校古典式摔跤队,并于1944年赢得了BigTen的称号。梁也痴迷于篮球。有NBA比赛,他总是找时间看。他还能滔滔不绝地说出乔丹、奥尼尔等球星的名字。梁还喜欢音乐、摄影和旅游,但他最喜欢的是下棋。以前每次院士开会,他都要和黄纬禄等大佬竞争。后来,梁迷上了和电脑下棋,一有空就去电脑前和电脑打几盘。

既然蓝惜尸骨未了,苻坚还有万里之心。作为中国第一代“救火队员”,梁至今仍活跃在航天科技战线。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在京举行,这一天恰逢梁回归祖国50周年。站在观礼台上,看着气势磅礴的航天武器从身边经过,回忆起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梁感慨万千。爱国和拼搏是他一生的精神支柱;让受辱的祖国繁荣昌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他不懈的追求。他用毕生的实践兑现了自己在航天事业中的诺言。梁启超一生主张维新变法,为中华复兴大声疾呼。如果他的天空中有一个精灵,他会多么高兴和自豪地看到他的“老白鼻子”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尽管它经历了艰难的时刻,从来没有后悔过!

工作经历:梁(1924- 2016),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祖籍广东新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八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曾任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试验设备(CAMAC)总设计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现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老教授协会顾问、国家图书馆顾问。他领导并参与了各种导弹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开发和测试。新技术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中首次采用,为太平洋远程导弹试验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航天可靠性工程作了精辟的论述,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他是航天CAD的发起人和创始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李基金奖、中华科教兴国老教授奖。

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的小儿子梁李思在美国呆了八年。他五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1935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入华钥中学。1941年高中毕业后,她随三姐梁思怡赴美求学。1943年,他根据《美国借贷法》申请中国留美学生生活津贴,于是转入普渡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修无线电,后来又学习自动控制。被授予Sigmakai,Tau Beta Pi,Eta Kappa Nu等荣誉社团的金钥匙。因为日美宣战,与家人失去联系,经济来源断绝,大学生活相当悲惨。我曾经在餐厅洗碗,做过服务员,在游泳池做过救生员,做过实验者。这样的人生经历对培养他努力工作、敢于在困境中打开局面的勇气和毅力很有帮助。194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进入辛辛那提大学后,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48年,他积极参加进步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联合会(CSCA),并成为执行委员会成员。1949年加入留美知识分子爱国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动员中国留学人员回国,1949年9月率先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成为中国第一位宇航员的梁回国后一直从事电信研究工作。1956年是他人生的新起点。当年春天,他参与了党中央、国务院主持的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参与了“喷气技术”(即导弹、火箭)的起草。同年9月,作为技术骨干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五所)。10月8日,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梁被任命为自动控制实验室主任。他在国外学习的专业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同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五院成立以来,梁的整个身心都融入了中国的导弹和火箭事业。

1958年,五院与炮兵联合组建P-2导弹教导旅。P-2导弹的原理、操作、使用和维护技术都是苏联专家传授的。梁任技术副组长。1959年,五院开始模仿P-2小姐

1965年,“老五院”集体脱下军装转业,成为第7机械工业部。同年制定了“八年四弹”计划,即从1965年到1972年,研制四种类型的战略导弹:中近程导弹、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梁任改进型中近程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与同事合作成功研制出导弹全惯性制导系统,先后参与并领导了13发导弹的飞行鉴定试验。1966年10月,梁参加了导弹核武器的飞行试验。这一年,他还在国防科工委召集的各国防工业部门领导干部会议上,介绍了如何组织高技术大型项目(即工程系统样机)的系统合成经验。这是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下第一代航天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1966年,梁主持了远程液体地地导弹控制系统的研究和方案制定。后来,他被任命为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负责控制系统的研制。然而,“文革”风暴严重冲击了上述模式的研发。梁在这场风波中被“批评”和“靠边站”。老母亲被折磨致死,家人被抄。但在事业面前,他依然不顾个人的地位和名气,忍受着母亲去世的悲痛,坚持科研,在逆境和各种干扰下努力研发不断进步。

“当时我们一边打‘馅饼战’,一边搞科研生产。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被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标签,靠边站,但技术上还是要靠我们。有的同志白天被批评,晚上还要搞科研。”梁回忆说。

正是在这种特别困难的条件下,中远程导弹于1970年研制成功。1970年4月24日,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这颗183kg的中国卫星在全球播放了《东方红》首音乐,震惊了全世界。

精心研究和杰出贡献在1976-1978年期间,梁还是长征三号控制系统的技术总监。在确定长征三号控制系统方案中发挥技术领导和具体指导作用。1978年,他潜心研制远程导弹和长征二号,参加了上述型号的多次飞行试验和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直至定型并装备部队。为我国远程导弹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1年,梁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同年被任命为通用测试设备(CAMAC系统)总工程师,负责航空航天部通用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经过四年的努力,这个项目成功了。

1983年,梁被任命为航天部总工程师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这一年,他去美国专门考察了CAD/CAM的发展和应用,写了《美国技术改革的主要领域---CAD的现状》的考察报告。在航天部首届CAD研讨会上作报告,提出航天部发展CAD/CAM的必要性和发展路径。

1988年,作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织的核武器和空间裁军研究小组的成员,他开始了核战略导弹和空间武器裁军的研究工作。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1989年联合国在苏联举办的防止外部核发射研讨会和1991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41届科学与世界事务年会。以“争取和平、安全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集体发言。

1989年,梁成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世家梁1924年8月24日出生于北京,深受梁启超喜爱。1927年,梁启超在给海外子弟的一封信中说,“老白鼻一天总要搅局几次,是我最好的休息。”梁李思是梁启超最大的精神安慰。1927年1月2日,梁启超在给海外子弟的一封信中写道:“老白鼻日渐流行。他很聪明,很听话,每天总能逗我笑几次。他已经读了十几首唐诗,并每天教老郭(保姆)读。刚才他来告诉我,“老郭是如此愚蠢。他小的时候我教他离开家,但是他不识字。当他把它们念成本地口音时,他就把猫扔了。他一边抱着小猫,一边把它扔到地上,引起了一片笑声。"

《老白鼻子》是我的最爱。“其实在我的记忆里,我只是觉得父亲很爱我。那时候我很小,认识的字不多。很多事情是我后来看到父亲的书信才知道的。”梁李思告诉记者,正是梁启超的记述,让梁李思院士回忆起更多在冰室里的时光。在梁启超的笔下,梁小时候的李思很聪明。两岁时,每当梁启超要烟,梁李思都会送一套烟具给他父亲,每次都让梁启超很开心。

梁启超给海外子弟的书信,往往用大量笔墨,非常详细地描写老白鼻。最有意思的是梁启超给梁(梁启超之女)送了一部滑稽作品,用滑稽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梁小时候的举止。“昨天真令人吃惊。四颗门牙爆了出来。我刚把信(事实)撕了,却坐着不动。一双小眼睛明亮清澈,看着阿图河,问他公婆知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在《我只是把信撕碎了吃了》这首诗里,说的是李思长出新牙,看到什么就咬什么,还借它们来磨新牙。在另一部作品中,梁启超以梁的口吻写了一封感谢信:“谢谢你的漂亮衣服。巧合的是他们很合拍。肯恩是裸体的,所以詹儿取笑他。爸爸为了我放弃了斯文,我莫名其妙。我有很多话要说,我的两个公婆表明心意。”“谢谢你的衣服”是为了感谢梁从国外给他寄来的新衣服。“那肯裸教战儿取笑”。战儿是梁长子周同时的绰号。他比大得多,但理论上他是梁的晚辈。回想起这段往事,感到亲切。“周同时经常拿这封信的内容跟我开玩笑,谈笑间总让我想起童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梦想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而参与神五飞天工程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院士则实现了父亲梁启超的科技梦想。梁启超生前在给子女的一封信中提到,他的子女没有一个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遗憾。其实梁启超的子女中有三位院士,可谓人才济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是我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代考古做出了巨大贡献。两人都在1948年当选院士。梁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工程《梁思礼文集》

梁著

出版社:航空航天出版社

书号7801448456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

凯本16

版本1-1

内容简介

在一次星际冒险漫游中,罗德斯执政官布伦西命令飞船上的机器人将它刚出生的儿子送到地球。14年后的一天,一场球赛让当地赌博公司的老板盯上了布伦奇,密谋绑架他。最后男主角是如何脱险的,为什么会被送到地球,最终都会得到解答。

《向太空长征》

作者梁:

出版物:航空航天出版社

国际标准书号:7801445236

出版日期:2003年1月

凯本24

页码:96

版本:1-1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本普及航天知识的小册子,特别是关于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它包含两篇文章。一部是根据梁院士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段早期鲜为人知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另一本是关于“天”,从源头上发展空间技术,其主体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专访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梁。在中近程战略导弹的设计中,他领导并参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捷联惯性制导系统的研制成功,开辟了中国战略导弹的“惯性导航”之路,领导并参与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和试验。梁院士出生于1924年,是晚清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的幼子。1949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主任,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试验设备总设计师,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航空航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日前,记者采访了梁院士。以下是采访记录。

记者:梁院士,请您介绍一下您是如何走上导弹研制之路的?

梁院士:可以说是国家的需要。我1943年就读于美国普渡大学电机系,主修无线电,后攻读自动控制。194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进入辛辛那提大学后,他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1950年1月在邮电部电信研究所工作,从事天线研究。1953年并入总参通信军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任天线无线电组副组长。1955年,我去了越南,帮助建立了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受到了胡志明主席的接见。可以说,1956年是我人生的新起点。那年春天,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我参加起草了“喷气技术”(即导弹、火箭)。在“十二年科学计划”中,中国家把核技术和喷气技术列为计划中的重中之重,下决心开始导弹和原子弹的研发。规划会后,国家着手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所(即航天部第五研究所)。1956年9月,我作为技术骨干被调到正在建设的国防部第五研究所,被任命为自动控制研究室主任。从那以后,我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导弹和火箭工业。

记者:您参与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液体导弹的研制。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

梁院士:1958年,五院和炮兵联合组建了P-2导弹教学大队,由苏联专家讲授P-2导弹的原理、操作、使用和维护技术。后来中国开始仿制P-2导弹。我是控制系统的技术负责人之一。1960年,我仿制并成功试射了P-2地对地导弹。然后,我参加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液体导弹的研制,并取得了成功。

那时,我们对导弹一无所知。正是通过P-2导弹的仿制和P-2导弹的飞行试验,我们掌握了导弹的基本知识,积累了一些生产、技术和试验的经验。后来苏联撕毁协议,中断援助;西方国家还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迫使我们努力工作,自己努力,开发自己的产品。中间也走了一些弯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在飞行试验时,起飞后不久就在离发射阵地300多米的地方坠落,炸出一个大坑。在认真总结和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后,我们加强了系统方案的设计力量和系统综合组的设计力量,重视并积极开展了弹地综合试验,同时大力开展了以“试验弹”为中心的方案和系统的预研工作,最终于1964年成功试射了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成功后,按照周总理的指示,为增加射程和适应山地使用,对原导弹进行了一些重大改进,并决定将“试验弹”的预研技术储备用于改进导弹控制系统。它脱离了苏制P-2导弹的框架,成为我们自己设计的纯惯性制导模型。这些导弹采用的位置捷联惯性制导系统,除了少数精度要求高的部件外,大部分部件精度要求低,但系统精度高,这是根据我国当时的技术水平考虑的。这种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位置捷联补偿制导系统,为未来地地导弹的“惯性导航”开辟了道路。

1965年,我被任命为上述中近程导弹改进型号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与战友们一起成功研制了导弹全惯性制导系统,先后参加并领导了13发导弹的飞行鉴定试验。

记者:从这一点来看,I型导弹的成功研制要经过多次试验并不容易。

梁院士:对。改进后的导弹在控制系统、发动机和导弹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再进行一次飞行试验。从1965年底到1966年初,共进行了8次导弹飞行试验,其中7次成功,1次失败,为其定型奠定了基础。

记者:我注意到一些信息说战略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发生了什么事?

梁院士:1964年6月,我们成功地试射了中短程导弹,同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也成功了。这个时候中国既有原子弹,也有导弹,但如果两者不结合,就不会形成导弹核武器,从而无法形成战斗力。当时几个核大国说,中国虽然有原子弹,但是没有运载工具,就像“没有枪的子弹”,他们不承认中国是核大国。1965年3月,由周总理主持的中央委员会决定对改进型中短程导弹进行“两弹结合”热试。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发射带有真正核弹头的导弹是史无前例的。美国和苏联都曾进行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是发射到海洋中,这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根本不可能。所以这种“两弹组合”热试是有相当风险的。为了确保测试万无一失,首先专门发射一枚导弹,测试安全自毁系统,以便在失败的情况下,地面发出自毁指令,炸毁导弹。这次试验是成功的,这种导弹也是唯一一种可以安全自毁而不会失败的导弹。然后进行了两次“冷试”,都成功了。1966年10月27日,酒泉发射基地发射阵地,导弹与原子弹配备的实际弹头对接。点火后,导弹缓缓上升,转向飞向目标,飞行非常稳定,最终准确实现了目标上空的一次核爆。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样,通过“两弹结合”,我们就有了第一代战略导弹核武器。

记者:你能说出来吗

梁院士:我讲两个小故事,大家就明白为什么要实行“三严”了。记得有一次导弹总装,掉塞里少了一个小钢珠。为了不让导弹带着多余的东西飞,所有的总装测试人员,包括总设计师和在场的总设计师,都躺在偌大的总装厂房里到处找,最后在铁轨的缝隙里找到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还有一点就是在测试中发现记录仪上有不必要的“毛刺”干扰,而且是断断续续的。为了找出原因,我们等了几个小时,最后发现是相邻车间的用电负荷突变造成的,让我们松了一口气。导弹研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大规模系统工程,包括几个子系统和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弹都会掉下来。我们还发生过一次事故,一枚火箭和一颗卫星因电线断裂而被摧毁,而且不止一次有人在试验事故中伤亡。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1980年,我被调到七机部运载火箭研究所任副院长,进一步关注导弹研制的质量和可靠性。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总结,我们的工作质量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记者:您为中国国防的发展奉献了一生。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你?

梁院士:我认为是艰苦奋斗的爱国精神。我出生于1924年。我经历了战争,看到了国家衰落,人民苦不堪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拥有了自己的导弹、核武器、运载火箭和卫星,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同志说,“人总要有点精神。”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60年代美苏堵我们,堵我们脖子。我们决心要强大,人家不让我们搞导弹,只好给你看点东西。正是这种动力驱使我们不断进步,持之以恒。当时我们五院各个分院的科研办公楼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所有的同志都是自愿来加班或者学习到深夜。当时政委和教导员来办公室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说服动员大家早点回家休息,不要工作太晚,但是经常回不来了。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使我们的事业从无到有。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个人的事业和发展与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核心思想是爱国主义。

2016年4月14日,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因病逝世,享年91岁。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和第一代航天人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开创了完整而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为此奉献一生,他曾坦言:“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

除此之外,梁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之子。但是,按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办公室主任杨利伟(他也是梁的秘书)的说法,“他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航天专家,其次才是梁启超的孩子”,因为“即使不提这个身份,他的人生经历也多得听不下去”。

有人问梁,“你从你父亲那里继承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爱国!”“我父亲生前曾说过,‘一个人必须真正爱国,然后才能做大事。’"

这句话支撑了梁一生的追求。

梁的遗产

一双大眼睛,宽宽的额头,典型的“梁家嘴”,在梁的举手投足间总显出父亲梁启超的影子。梁的基业,一个在脸上,一个在心里。

可能是因为老年有了孩子。九个孩子中,父亲梁启超特别喜欢这个小儿子。“我父亲平时在天津冰室写作的时候,一般不允许孩子们打扰他。但是因为他很喜欢我,有时候我去看望他,他经常和我还有逗逗一起玩,等于给他一个休息的机会。”在书《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中,读到了梁本人。

年轻的梁被家人称为“老白鼻子”――这是他搞笑的父亲给他起的外号,是英文单词Baby的中文版。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老白鼻子”后来成为中国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

“我父亲对我没有那么直接的影响。哥哥姐姐都是我爸教的,我国学最弱。但是在爱国主义这一课上,我从来没有落后过。他继承了我一个很好的空白,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母亲和他的遗产让我受益终生。”梁曾回忆说:

“实业救国”的梦想

虽然梁出生在北京,但在赴美留学之前,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天津度过。1941年高中毕业后,随三姐梁思怡赴美留学。

然而,到达美国两周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美宣战,使他与家人和财力失去联系。他开始了“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活,在罐头厂灌罐头,在餐馆端盘子,在游泳池当救生员.“第一个寒假我没地方去,侄女周念慈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我陪着她。在那里我第一次读到了斯诺的《西行漫记》,这加强了我的进步倾向。”

在高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梁想转学到一所工程大学。“因为那时候我一直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我觉得中国总是被欺负。我将来会学一门工业技术,回国后为中国的建设做点贡献也不错。”于是,他放弃了高尔顿的奖学金,每月从盟友那里领取微薄的津贴,转到素有工程师摇篮之称的普渡大学学习电气工程。

1945年,梁毕业于电机工程系(后来的无线电系),获得学士学位。当时,一家著名的无线电公司RCA已经同意接受他。“如果我想去美国公司工作,我随时都有可能被调去当兵,但我就是不想去美国当兵,所以我决定继续上学。”就这样,梁来到辛辛那提大学边工作边学习,在那里他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1949年9月,在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旅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联合会(简称)积极分子梁动员留美学生回国,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此刻,站在对岸码头迎接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热泪盈眶的老母亲,她已经离开了八年。就像苦难的祖国一样,她张开双臂欢迎海外游子归来。

“我们这些热爱祖国的归国留学生,在心里暗暗发誓,要为祖国奉献一生,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奋斗,以改变她的贫穷落后。”在《梁自述集》中,这样描述他的感受。

“消防队员”

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他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失败的记忆远比成功更痛苦。

1962年的导弹发射给梁留下了痛苦的回忆。"导弹冒着白烟,摇摆着,在发射阵地前300米处爆炸了."这一描述在梁后来的报告和讲话中多次被提及。

然而,对于一个“驯火师”来说,失败的经历比成功的经历要珍贵得多。

多次试验失败让梁深刻认识到质量和可靠性对研发的极端重要性,也正是这些失败成就了梁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

“梁先生提出质量可靠性是设计、生产、管理出来的,而不是从检验、实验、统计分析……事实上,要真正提高可靠性,就要解决整个研制过程中的每一个工程技术问题,这已经成为我们应该落实的宝贵财富。”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十二所原所长董若环说。

1977年,远程运载火箭研制步入正轨,连续6次试验成功。1980年,梁带领9人精密团队,对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的设计、工艺、环境、可靠性等做了大量细致的精度分析。凭借这次飞行试验,他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梁退居二线后,从未远离过“战场”。而是再次站在了领奖台上,把航天的火焰传递给了下一代。正如他所信奉的萧伯纳的名言:“生命不是一根短蜡烛,而是我们暂时高举的火炬。我们必须把它明亮地燃烧起来,交给下一代。”

普渡大学埋头实验,国防部第五医院夜夜奋战,酒泉发射基地发射前检查,站在国家科技进步大奖的领奖台上.在每一个人生节点上,梁都像其他“救火队员”一样,被刻上了历史坐标。

“我的父亲完成了他的使命,他的一生,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坚持着他一生的选择——中国的航天事业。”对于父亲的离去,女儿梁旋极为悲伤。但她认为,父亲能坚定信仰并践行一生的,是“无悔”。

解读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的扩建――中国留美科学家的返程

50年代初,曾经有这样一艘船在中美之间航行。它的名字叫加利福尼亚兰总统。曾经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带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出国留学,然后义无反顾地乘坐这艘船回到祖国。他们是对新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批人:钱学森、华、郭永怀、朱光亚、梁、侯祥林等。他们的回国充满艰辛和危险,但他们的选择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历史,改变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进程。他们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1949年9月,“克利夫兰总统”进行了一次普通的航行——从美国旧金山出发,经过檀香山、横滨、中国马尼拉,在中国上海结束,这是当时从美国开往中国的船只的一个普通停靠站。这一次,它的目的地改为香港,因为中国大陆的政治局势正在发生变化。在船上的500多名乘客中,有20多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沉浸在回国的喜悦中。

在这二十几个留学生中,有一个25岁的年轻人,名叫梁,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的小儿子。在美国留学期间,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决心以父亲为榜样,科学救国,振兴中华。当时,梁还加入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这是一个留美知识分子的爱国组织。此时,他带着刚刚从辛辛那提大学获得的自动控制博士学位,在阔别八年后重返祖国。因此,这次旅行花费了很长时间,所以梁和他的朋友们打桥牌或向海里扔食物,吸引了许多鱼跳出水面来消磨时间。

在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之前,喜欢无线电的梁特意买了一台高灵敏度的收音机,并把它带上了船。因为每个人都预感到10月1日会有一个重要的事件。

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当克利夫兰总统正在亚洲附近的太平洋上航行时,梁拨弄着甲板上的收音机,试图接收来自亚洲的节目。这时,他听到收音机里传来一个激动人心的声音,播音员正在介绍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上,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寓意团结在一个中心周围。五角星是黄色的,在红色背景下闪闪发光.每个人马上意识到,用不了多久,他们将踏上一个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们非常激动,他们立即在船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庆祝晚会,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这时,他们也想到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庆祝方式:做一面新的中国国旗。没有红布,他们就从船舱里找了一块白布和一瓶红墨水,用红墨水把白布染成红色,然后在黄纸上剪出一大四小五个五角星,再贴到红布上。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而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贺和祝愿。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梁思礼与梁思成的关系(梁思礼的简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