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的高楼多少米(华西村第一高楼),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华西村的高楼多少米(华西村第一高楼)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华西村638米高的楼房(华西村最霸气的房子),华西村,“一村”华西:房建发展的“年轮”,新华社南京11月30日电题:“一村”华西:房建发展的“年轮”

新华社记者朱国良

错落有致的欧式别墅、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现代时尚的文体活动中心……穿行在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房子。

“同样是6口人,我家现在的住房面积是60年代的40倍。”来自中国西部的村民赵去年在村里又买了一套650平方米的别墅,他家的住房面积增加到约1200平方米。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第一个致富的村民代表。也是坚持集体经济模式,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华西村在发展中赢得了太多的“一”。然而,在赵和村民们看来,房屋和建筑的更新迭代凸显了村庄发展的真正“年轮”。

1961年建村时,华西是江阴有名的贫困村,地少人多。赵兄妹和父母挤在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老房子里。1965年至1973年,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华西村民陆续住进了第一代公寓和平房,大队管辖的12个自然村实现了集中居住,彻底告别了土坯房和茅草房。

至今华西村还保留着三间这样的平房供游客参观,青瓦白墙,小窗矮屋,一间连着两间房。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住房难免过于简陋。

时间推移到改革开放。1980年,赵结婚了。1982年,这一家三口住进了村里统一规划建设的第二代公寓楼——号“火车楼”。楼上一间,楼下两间,总面积约120平方米。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村民住房(3月1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所谓“火车楼”,类似于城市里的“筒状建筑”。它有两层楼高,有一长排,像火车一样。结果,中国西部的人和城市的人住在同一栋楼里。

1988年,华西率先成为江苏“亿元村”。村民对住房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别墅也开始被纳入村庄建设的范畴。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到上世纪末,大约350栋三层、每层三室的别墅陆续建成。所有村民的房子又升级了,华西成了中国的“别墅村”。

如今,赵和村民们住在村里2000年后修建的带花园或游泳池的第二代欧式别墅里,面积500多平方米。去年,他从村里买了一套更大的别墅,共有650平方米左右的地下室。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就像做梦一样!”赵和他的妻子现在和他们的儿子、儿媳、孙子,或者六个人住在一起,但他们的住房面积是过去的40倍,这让他深有感触。

华西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华西村民人均年收入约220元,2017年超过9万元,是1978年的400多倍。

不仅华西的住宅快速更新迭代,村落建筑也在不断升级。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一幕(3月1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西部就建起了一座四层小楼,作为村办学校。1996年后,华西已建成10栋10层以上的塔形建筑,其中1996年竣工的金塔有15层。

进入新世纪,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华西投资30多亿元兴建了74层、高328米的龙溪大厦,里面有五星级酒店。为华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成为华西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中国西部的建筑更注重设计感和现代感。竣工的华西文化体育中心

华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华西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办公室仍设在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式四层村办学校大楼里。

“村里的学校早就搬迁重建了,这栋楼空着。10多年前开始作为村党委、村委会的办公用房。”赵对说,“直到前年,这块地还是水泥地。去年粉刷了,贴了瓷砖。”

赵从村办企业退休后,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现在,他在这栋旧楼里工作。

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为人民谋发展”的理念贯穿了西部开发的全过程。40年来,西部顺应改革开放浪潮,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规则,赢得乡村发展机遇;同时,华西一直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所有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赵对华西的未来充满信心:“华西大部分35岁以下的年轻人都有大学学历,很多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正在成为村庄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村庄建设会越来越好。”

更多华西村的高楼多少米(华西村第一高楼)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