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肉坏没坏(怎么看肉坏没坏),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怎样判断肉坏没坏(怎么看肉坏没坏)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某大型连锁超市肉品进行暗访,发现其隔夜肉经冲洗后以特价肉的身份重新售卖,如果异味过重、变质明显,就直接做成绞肉或者用香料腌制后来灌肠。隔夜肉是如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某大型连锁超市肉品进行暗访,发现其隔夜肉经冲洗后以特价肉的身份重新售卖,如果异味过重、变质明显,就直接做成绞肉或者用香料腌制后来灌肠。

隔夜肉是如何被“加工”上架的

喜欢做菜的人都知道,肉类如果没有适当储存,常温下不到24小时就会发生变质。

这是因为环境中的微生物附着在肉类表面时会大量繁殖,部分细菌会对肉类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进行氧化和分解,然后产生各种胺类、吲哚、酸类、酮类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与此同时,微生物分泌的胶原蛋白酶还会水解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从而使肉类出现黏液,手触摸的时候有非常明显的黏腻感觉。

另外黄色杆菌、深蓝色假单孢菌以及霉菌的大量繁殖,又会使肉的表面出现黄色或绿色的斑块。

以上可以看出,变质肉有三种明显表现:恶臭、黏液以及色斑。

这也是超市员工违规处理隔夜变质肉主要针对的三个方面。

如果异味不明显,直接放到特价肉里混卖,并不对客户做任何提醒,只说“自己看自己选”,会不会选到隔夜肉就看顾客的运气和眼力;

如果异味比较大就先用水清洗,清洗沥干后味道不明显了就放特价肉里;清洗无效,且表面出现黏液的则统统绞成肉馅,不仅降低了异味发散,客户也无法以肉类是否有黏液的方式来辨别肉质;

恶臭难治,甚至还有色斑的隔夜肉,处理会更费“工夫”,先绞肉,然后用香料腌制去味,最后灌成自制香肠来卖。

而在“GB 207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于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有明文规定,要求商家在发现有异味、有酸败味、色泽不正常、有黏液、有霉点和其他异常的肉类食品时,应停止销售。

长期食用变质肉会怎么样

超市员工的违规操作,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

变质肉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还会产生肉毒毒素、外毒素等代谢物,从而破坏人体的神经,导致肌肉僵硬麻痹。

微生物污染产生的胺类物质,则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不仅会刺激皮肤眼睛,还会破坏消化系统,引起恶心、呕吐、晕眩等临床反应,严重的还会昏迷,甚至会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如果腐败肉中含有的有毒物质较少,偶尔吃并不会对身体造成较大危害。但如果是长期食用,有毒物质会逐渐积累,从而造成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比急性中毒更严重。有毒物质的长期积累容易诱使基因错误表达,诱发癌症、组织畸变和突变。相比之下,急性中毒引起的呕吐和腹泻容易治愈,且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慢性中毒引起的癌症和畸变就很难治愈了。

如何在超市购买一块好肉?

闻味道:新鲜肉自带肉腥,但不会有刺鼻和酸臭的味道,有异味的肉一律不买。

看颜色:新鲜肉呈鲜红色,脂肪洁白或微黄,出现色斑或者肉色过深,再便宜也别买。

摸表面:新鲜肉表面有油脂,但并不粘手,更不会拉丝。同时,新鲜肉更具弹性,按压后会有明显回弹,恢复速度快。

不买自制成品:自制品容易被做手脚,如果需要肉馅,选好肉之后让员工现场绞;买香肠可以选大厂出品的,超市自制的肉类成品对某些昧着良心的员工来说有极大的操作空间,不建议购买。

超市本该是人们放心购物的地方,但人心永远无法保证100%的善良。

就像记者暗访的这家超市一样,即使超市规定问题肉必须下架处理,但员工却会为了奖金而视而不见。

没有监管力的规则形同虚设,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无论是商超还是具体的个人都会承担相应的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在我们寄望有关职能部门加大监督抽查力度的同时,也希望商超经营方能好好履行对员工的监管责任,保证老百姓的健康安全。

更多怎样判断肉坏没坏(怎么看肉坏没坏)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