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处暑出伏天了吗(今年处暑意味着什么样的气候变化),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处暑出伏天了吗(今年处暑意味着什么样的气候变化)。

网友提问:

“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今年什么时候出伏?天气还会热吗?

优质回答:

1、处暑的含义

处暑是我国24节气的第14个节气,是太阳运行的黄经150度处时令交界的时刻,时间在每年的8月22日到8月24日之间。处暑,顾名思义就是出暑,也就是炎热的天气结束了。

时至处暑,太阳向南半球移动,辐射的热量越来越少,天气由炎热逐渐过渡到凉爽。但处暑期间有可能会发生秋老虎的现象,秋老虎一般在每年的8~9月份时间为15天到30天不等。不过秋老虎的天气也只是中午炎热,早晚凉爽,水温已经下降。

2、三伏天的含义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季节,平均时长为30天或者40天时间是够长的。

按照我国的古代历法,入伏、中伏、末伏的时间是有规定的。“夏至三庚入伏”,或者说“小暑逢庚数伏”,“夏至四庚入中伏”,“立秋一庚入末伏”。

什么是庚日?“一庚”多少天?

我国古代历法的纪日法、纪年法、纪月法等,都是用天干和地支来组成的。因为那个时候现在的公历,老祖宗研制出了月亮,绕着地球的规律制定了农历。

我国共有十个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有12个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天干配一个地支,可以代表一年,也可以代表1月,也可以代表一日。

比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这样按照数学的排序方法,一个轮回是60年,或者60月,或者60天,所以一个甲子年轮回60年。对于每天时间也是60天一轮回,所以一个庚日就是10天的时间。

夏至三庚入伏:指的是夏至过后遇到的第3个庚日入伏,作为入伏的第1天。

小暑逢庚数伏:指的是小暑节气里遇到的第1个庚日,就作为数伏的第1天,也就是入伏的第1天。这个和“夏至三庚入伏”是一个概念,也是同一天,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夏至四庚入中伏:指的是从夏至开始计算到了第4个庚日,就作为中伏的第1天。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庚日,一般是4个或者5个。如果有4个庚日的话,中伏就10天的时间;如果有5个庚日的话,中伏就有20天的时间。所以三伏天天数共分为30天或者40天两种情况。

立秋一庚入末伏:指的是立秋以后遇到的第1个庚日算作末伏开始的第1天,末伏共计10天。

3、“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是真的吗?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到了处暑的节气里,伏天还没有结束。那预示着这一年将是灾年,不会再获得丰收。有可能是天灾,有可能是人祸,也有可能是战乱。

到了处暑节气里还没有出伏的现象,那就意味着三伏天来得晚了,而且三伏天还是四十天的时间。这种现象预示着夏天来得晚了,春季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出现了倒春寒的现象。倒春寒对于农作物的灾害影响非常大,会使得发芽的,禾苗冻死,开的花冻掉,坐果率相当的低。这就预示着是一个灾年。

处暑节气天气变得凉爽,这个时候是农作物结果的关键季节,也是植物果实淀粉沉积的季节。处暑节气还是三伏天,天气异常的炎热,对于农作物结果生长是极其不利的。

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五谷不丰。所以到了什么季节,天气变化要随着季节而来,一旦出现异常,就会造成粮食减产。毕竟植物的生长周期是固定的,一年四季,一岁一枯荣。

所以农村俗语: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说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4、今年什么时候出伏?天气还会热吗?

根据我国的农历来推算,夏至到立秋共有五个庚日,分别为庚戌日、庚申日、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夏至三庚入伏:今年入伏的时间为七月十六日,农历六月十八日庚午日。这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也是初伏的第1天。

初伏共计10天的时间到7月25日结束。而夏至与立秋之间共有5个庚日,说明今年中伏的时间为20天,中伏时间是从7月26日开始到8月14日结束。末伏共计10天的时间,是从8月15日开始到8月24日出伏。

所以今年出伏的时间为8月24日。出伏以后还会热吗?

今年立秋的时间为8月7日,处暑的时间为8月22日。也就是说今年到了处暑节气里,伏天还没有结束,还没有出伏。按照古代的俗语来说,“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也预示着今年年景不好啊。

就今年的天气变化,情况来看,确实的南方,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不断,以至于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冷夏,而北方却出现了罕见的6月高温天气,刷新了60年一遇的热下,气温高达42度,干旱现象非常严重,好多禾苗枯死,良田无法耕种。这的确是灾年的预兆。

今年到了处暑还没有出伏,说明处暑到了还在三伏天里,那就意味着处暑天气非常炎热了。秋后加一伏,也就是立秋以后伏天结束了,还要加一个伏天,说明秋后的秋老虎非常厉害。所以今年到了处暑第3天出伏,但是处暑节气还是非常炎热的,迎来了秋老虎。

综上所述,今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汤加火山爆发,印度干旱高温,气候变化异常,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富士山火山蓄意待发等等因素,都预示着今年年景不好。今年出伏的时间较晚一些,在处暑的第3天,也预示着今年出伏以后天气还会炎热。

其他网友回答

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这个问题是迷信,不存在的。今年8月23日处暑,8月24日出伏,农历对节气的编排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伏天是三十天,今年四十天,秋后一伏是一个定律,如今年不安排四十天,立秋后不足满伏,所以必须延长伏天,才能满足秋后一伏的要求。今年伏天虽延长,出伏时天气还是热的。

其他网友回答

夏至三庚数头伏,立秋见庚数未伏。依据数伏法则,今年初伏是从阴历六月十八庚午日起计的,初伏十天,中伏从六月二十八庚辰日起算,有二十天,因为七月初十立秋,十八才是庚子日,才是末伏起计日。七月二十六日处暑,末伏十天,七月二十八日才出伏。伏期还在处暑内。

冬冷三九,夏热三伏。一年最冷在三四九时,一年最热在三伏期。一般地说,出伏就不太热了,但热有余气,出伏后还会有“秋老虎”,有秋的燥热闷热。夏之特点是热,秋之特点是凉,在夏秋之交会有热之余,要不热,还要过秋分后才有凉意。

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这话有灵不不灵时。从阳历看三伏,是没大变化的,从阴历看三伏就有超前与延后的不同了,也有三十天与四十天的不同,三伏是三十天的,处暑会出伏,四十天的不出伏。这是我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阴阳历合在一起用而导致人的一种错觉认识。另外,我国地大,气候复杂多变,旱涝都必会有的,凡事有两面,有好必有坏,有灾也有无灾。

其他网友回答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句老话大家都听过,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就这个问题,详细说说今年(2022年)三伏天的相关内容,比如哪天入伏?哪天出伏?

首先大家先了解下,入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按照古代的历法来说,用“夏至三庚”来表示入伏的时间,也就是夏至节气过后的第三个“庚” 日。“庚”又如何理解呢?属于古代的“干支纪日法”,和现在的日历不同,以前是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10个天干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相配的情况下,带有“庚”字的日子就是庚日,每10天可以重复一次庚日。

了解完这些,从夏至节气开始计算,第3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时候。而2022年夏至节气是6月21日,是丙午月、乙巳日,往后的第3个庚日时间来到了7月16日。因此,可以得出今年入伏的时间为2022年7月16日。

再来看另外一个问题,中伏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有些年份是10天,有些年份是20天,怎么判断的?上面提到过,每个庚日是10天重复一次,头伏的10天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第4个庚日开始进入中伏,而末伏的时间是按照立秋后第1个庚日来计算,末伏的时间也是固定的,天数为10天。

所以,查询夏至和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就能判断出中伏的天数了,如果包含4个庚日,那么中伏的天数就是10天(第3个庚日才进入头伏),如果如果包含5个庚日,那么中伏的天数就是20天。查询2022年日历得知,夏至和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所以,今年的中伏天数为20天。看到这,2022年三伏天的时间就很清晰了。

头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2022年三伏天从2022年7月16日开始,到2022年8月24日截止,一共40天,又是一个长伏天,如果对三伏天感兴趣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最近几年三伏天的时间都是40天,很少有30天的情况。

事实也的确如此,翻看日历,从2015年开始,往后一直到2024年,这10年的时间里,三伏天的时间都是40天,到了2025年三伏天的时间才会再次出现30天,这也是不少朋友,感觉近几年来,夏天炎热时间比较长的原因。

看到这,再补充一点,关于头伏当天的天气问题。有人说下雨好,有人说晴天好。如果按照民间的说法,如果入伏当天就下雨,当年三伏天可能出现“漏伏”现象,也就是雨天角度,甚至可能发生涝害,不论从日常生活还是农业种植角度来说,都不是很好的结果。

如果入伏当天是晴天,按照俗语“初伏晴一日,天旱到处暑”的说法,从进入伏天开始,一直到处暑节气,也就是包含了整个三伏天,都比较干旱,说明降雨少,本来三伏天温度就高,当田间出现干旱后,农作物的生长受到抑制,也是不利的。

既然晴天也不好,雨天也不好,那么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入伏当天的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和后续天气的好坏并没有关系,晴天或雨天都无所谓,后续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为准。

综合上述内容,2022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到8月24日,一共40天,在炎热的天气下,大家要多注意防暑,同时,也要做好农作物的灌溉浇水工作。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这里有句古言:六月初三晴,干煞深山老树林。六月初二小雨,但初三就晴天了,所以伏天温度肯定很高,大热天。雨水大欠,很可能是要干旱一段时间了,做好防旱准备是必要的!警示为上!

更多处暑出伏天了吗(今年处暑意味着什么样的气候变化)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