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市场上流行的外国银元图片(清代市场上流行的外国银元是),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清代市场上流行的外国银元图片(清代市场上流行的外国银元是)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铜币,白银并不占据主流地位。755-79000记载汉武帝时“亦制银、锡、铂,以为天如龙,地如马,人如龟,故称铂三品”。秦汉时期,金有三种,即金、铂(银)、赤金(铜)。这是中国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最早记录。元代一般将银铸成锭状,并加“锭”字,代表元代之宝。此时银锭主要用于国家结算,如收税、军费等。明初政府要求民间市场使用宝钞。后来由于纸币的不断贬值,铜钱再次被纳入法币,从而形成了“纸币—铜钱”的平行流通状态。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日益繁荣,许多商品开始出口国外,甚至远销欧洲市场。中国与世界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此时,购买力较低且经常供应不足的铜币显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白银再次成为理想的货币形式。

大航海背景下的殖民掠夺

既然中国有几千年的铸币历史,白银也曾经有过货币的功能,那么外国的银元是如何流向中国的呢?其实这要从大航海时代说起。新航路开通后,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国家率先走上殖民之路,美洲的发现成为重要节点。1521年,西班牙军队征服了墨西哥,这是世界上白银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于是资本家开始疯狂地逼迫当地居民从事白银开采。这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殖民侵略史。墨西哥矿工没有任何报酬,缺乏任何保障,甚至赤身裸体,忍饥挨饿,在黑暗、潮湿、疾病流行的矿井中不间断地工作,导致墨西哥人口锐减。154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秘鲁波多黎各发现大型银矿,开始铸造形状统一的银元。

这时,大量的银元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西班牙。据统计,从1561年到1570年,大约有2500万比索的白银从美洲运到西班牙。从1681年到1690年,上升到6000万比索;在1801-1810年的十年间,这一数字飙升至2.164亿比索,十分惊人。西班牙在拥有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大量银元的流入,国内物价上涨。17世纪前十年,当地物价水平是一百年前的3.4倍,之后持续高位运行。西班牙政府逐渐意识到白银进口的严重性,更多的银元流入,不仅造成国内物价上涨,而且降低了白银的购买力,最终导致社会动荡等不安因素。为了转嫁白银流入带来的社会问题,西班牙决定将新开采的白银或新铸造的银元运往欧洲以外的其他殖民地或地方,而遥远的中国正在成为他们的目标之一。

西班牙为什么选择送银元给中国?首先,中国提供的商品正是他们急需的,而且这些商品具有质量高、数量稀缺的特点,尤其是丝绸和茶叶,成为欧洲贵族争相购买的对象。据说,当时在西班牙王室,贵族们常常以穿着中国丝绸制品为荣,品尝神奇的“东方树叶”在上流社会日益流行,饮茶成为一种时尚。于是,西班牙人带着大量的银元来到中国交换这些商品。据统计,到19世纪60年代末,每年从美国运往中国的银元可达2000多万美元。与此同时,西班牙商人发现,在此时(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市场上,人们更偏爱银钱,因为当时明政府发行的纸币和铜币的货币信誉较差,而白银正在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货币形式,所以当时的中国市场也乐于接受白银进行交易。

中国的市场接受度和Cog

美国白银进入中国市场时,并不是统一的银元,而是以银条的形式出现。白银铸成银条,也符合我国传统的银币形式。我们知道,最迟在唐代,我国已经开始将白银制成条、盘,称为银领,应用于国家层面的计价结算。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杨金凤银领”是古代银领的代表作(图1)。

但明代市面上使用的银币多为银锭形式。外国银条进入中国后,要先重新熔化,铸成市场上常见的锭。此外,还需要鉴定局和白银鉴定师来鉴定银锭的成色。在此期间,程序非常复杂。此外,在当时的中国市场,全国各地通行的标准并不统一,全国各地炼银的成色也不能保证完全一致。因此,交易会增加许多不便。因此,在此背景下,含银量固定、造型统一的银元成为市场交易的“宠儿”。

西班牙铸造的早期银元较早流入清代市场。早期的银元虽然形状不规则,也不像今天看到的银元那么圆,但由于颜色和重量稳定,又由于单件形成固定面值,无需切割即可结算,因此具有天然的优势。虽然当时市场上的商贩基本不认识银元上的文字和图案,但这完全不影响使用。当然,鉴定银是必要的程序。对于那些符合地方标准的银元,在面上盖章,所以这块银元在清代市场上畅通无阻。事实上,外国银元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基本没有受到抵制,这不仅是由于对外贸易需求的扩大,也是由于白银天然的货币属性。只要能保证颜色和重量,市场条件便利,银元当然可以进入任何地区的市场,中国也不例外。

外国银元的种类

据统计,清代市面上流通的外国银元约有二十种,如西班牙银元、墨西哥银元、英国贸易银元、法国印支银元、荷兰盾等。这些银元通过不同的图案和文字,清晰地表明了发行国的主权和特征。但当时市面上大部分用户并不知道上面的意思,只是简单的给它们起了很多常见的名字,比如“双柱”、“鹰洋”、“站人”、“坐人”、“佩刀”等等。

西班牙银元是清代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银元品种之一,最早进入中国市场。西班牙银币基本上是在墨西哥和波多黎各铸造的,带有十字纹章。1732年,墨西哥造币厂开始使用现代机器铸造新的银元,正面有地球和赫拉克勒斯柱子,背面有西班牙国王的徽章(图2)。

根据古希腊神话,赫拉克勒斯是一个大力士,天生具有无穷的力量,是宙斯和阿尔克墨涅的儿子。然而,由于出身的原因,他一生中不得不完成“12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去西方取巨人格鲁文的牛,并带回给奥列修斯国王。当时赫拉克勒斯想穿越阿特拉斯山脉,于是他用自己的特异功能将阿特拉斯山脉一分为二,切开了直布罗陀海峡,打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于是矗立在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海岬就成了今天的赫拉克勒斯柱。此后,赫拉克勒斯柱被印在西班牙国王的国徽上,上面还附有一条飘带,意为“加超”,意为更进一步,或者翻译为海外更广阔的世界,表明当时的西班牙王室想要进一步扩张海外殖民地。西班牙银币在世界各地广为流通,影响很大。这个大力神柱和飘带的形象后来也演变成了$的象征。在清代的市场上,老百姓给它起了一个俗名,“双柱”,又叫西班牙双柱,是根据西班牙银元上大力神柱的设计。当时双珠银元的含银量基本保持在90.2%以上,因此得到民间认可,一度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银元,因此也被称为“本阳”。

墨西哥银元俗称“鹰洋”,因正面有鹰的形象,故名。早期的鹰洋是西班牙在墨西哥殖民时代铸造的。1823年,墨西哥独立,收回银矿,开始铸造自己的银元(图3)。

在新鹰海洋的正面,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嘴里叼着一条蛇。这是墨西哥国徽的图像。背面有一顶军帽,英文铸有“Libertad”字样,四周有放射状遮阳篷。清代鹰进入市场后,因其色泽稳定,图案美观,逐渐取代双柱银元,成为清代市场上流通的主要银元种类。

英国贸易银元因正面有站立的女神像,俗称“站立的人”(图4)。

1895年,英国政府在印度孟买和加尔各答建造了铸币厂,并开始发行新的贸易银元。由于这种贸易银元主要是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设计的,所以加了中国的“一元”二字。其纯度约为90%,重量为27克。发行后,先是在我国广东、广西两省流传,后逐渐向北方传播。

“坐者”最早铸造于1885年,是一枚法属印度支那银元。正面中央是自由女神像的雕像,上面插着一堆木棒,两侧是法语“REPUBLIQUE FRANCAISE”(法兰西共和国);背面有麦穗花环,上方为法文“francaise indo-Chinese”(zhina,法国,印度),中间为“PIASTRE DE COMMERCE”(Piaste trade silver dollar)。法国大革命后,其海外殖民地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1998年3月,“海后星”号商船从拉罗谢尔驶往中国,7个月后抵达中国,随后从中国带回大量商品。19世纪中期,法国铸造了大量的坐银元,专门用于远东贸易。银元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中国其他地区很受欢迎(图5)。

荷兰盾银元从17世纪中叶就开始流向中国。这种银元的正面是一个骑在马背上的骑士的形象,他穿着盔甲,挥舞着剑,所以被中国人称为“军刀”(图6)。

背面主图为荷兰国徽,外环题词“CRESCUNT CONCORDIA RESPARVAE”。这是一句荷兰谚语,意思是“团结弱者取得力量”。这句谚语也出现在荷兰东印度生产的出口瓷器上。马元自明末开始流入中国,并开始在我国台湾省和东南沿海地区流通。其细度可达94.1%,所以很受欢迎。

外国银元对中国的影响

随着各种外国银元的不断流入,不仅便利了贸易,也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确切地说,弊大于利。首先,清代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外国银元,因为不需要验货称重,所以很快取代了传统中国使用的银币,成为各种大宗商品交易的主要媒介。清朝中后期,外国银元在对外贸易和国内税收中占有很大比重。很难想象一个主权国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此同时,外国殖民者也通过不断进口银元来控制清朝的经济发展。在被动参与世界资本运动的同时,银元逐渐开始成为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经济工具。

其次,发行货币有利可图,西方国家通过不断向中国输入银元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不仅如此,由于外国银元逐渐成为清代市场上的主要货币,得到了市场使用者的认可,同时在与传统中国使用的银币、铜币的兑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升值现象。为了尽快完成交易,市场上很多交易者都愿意付出更多的钱,将手中的白银或铜币换成银元。由此,外国银元不仅获得了高额的货币信用,还在不对称交换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最后,洋银元对中国传统的货币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历史上长期使用的银制,货币单位开始逐渐使用“元、角”。外国银元的主面值为一元,辅币为五分、二分、十分。随着银元的流入,清代的市场逐渐适应了这种面值。宣彤二年(1910年),清政府开始发行《汉书食货志》,规定“国家货币单位,名称为元,暂以白银为本位。一元为主币,元、角、分各为小数。”这一制度至今仍然有效。其次,我国传统的铸钱方法是范铸、翻砂,成本高、效率低,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外贸的需求。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促进了铸币技术的提高,将这种新的机制铸币方法引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传统铸币技术的更新换代。

本文原载2022年第3期《币制则例》。出版时略有改动。

这个网站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一键举报。

更多清代市场上流行的外国银元图片(清代市场上流行的外国银元是)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