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清官还是谏官(宋代名臣包拯),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包拯是清官还是谏官(宋代名臣包拯)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北宋传奇大臣包拯:他不仅是一个清官,还是阿正大臣。

他是历代最著名的官员。王,我不知道宋朝有多少个皇帝,但很少有人听说过他的名字。

他的故事被编成小说、剧本、评书、电视剧、电影,广为流传。1993年,台湾省的电视剧《包青天》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掀起了收视狂潮。电视剧开头,黄瓜用他那破锣般的嗓子吼道:

“开封有个阿宝青田,铁面无私。侠义展昭来助,王朝、马汉在左右。”

他就是北宋名臣包拯。

包拯是个孝子。9岁那年,他参加高考,考了状元。朝廷派他到江西省建昌县当状元。这份工作挺好的,但包拯认为父母在家年事已高,应该跟着父母这边尽孝,于是要求朝廷调走他的工作。朝廷也挺人道的,满足了他的心愿,把他调到离家更近的安徽、亳州工作。但是父母还是希望儿子照顾他们。包拯想了想,最后还是辞了工作,安心在家伺候父母。

父母双亡后,又过了五年,包拯才离开家乡,成为安徽天长县的县令,宣告他以黑粉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此时,他已经是一个39岁的中年人了。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潜规则无处不在的国家。娱乐圈、体育界、学术界都有,官场也不例外。在宋代的端州(今广东肇庆),这种官场潜规则通过一种叫端砚的东西体现出来。端砚是端州的特产,很贵。皇帝和国家高级干部都喜欢收藏几件——即使不会写字的人也可以在书房里拥有独特的文化——这和现在一些企业家喜欢在书房里陈列精装书《梦回宋朝》是一个道理。所以端州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这个没问题。最关键的是,地方官员征收的往往是《贡砚》规定数额的几十倍。这些多收的广东砚台去哪了?十有* *是被地方官员拿去弄一些朝廷权贵来换取政治筹码。这增加了当地人民的负担。

这一切在包拯来到端州后彻底改变了。

包拯在安徽天长县当了三年县令后,被调到端州当领导。他一上任就下令严格限制端砚的生产数量,绝不允许手下干部私自加价,违者严惩不贷。他还高调表态:作为“一把手”,绝不当砚台。

三年后,包拯被调到北京,果然“悄无声息地走了,没带走一块广东砚”(完了也没带砚回来)。

1043年,包拯来到首都开封。上一次来首都,是15年前的高考。一般的风景,两种心情。那时,他还是一个不安的候选人;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名初露头角的政治新秀。44岁的包拯,骑在北京的青石路上,会是怎样的心情?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北京是一个大舞台。事实上,包拯一生中最精彩、最华丽的篇章都是在这里上演的。

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电视剧,都侧重于渲染包拯破案的传奇故事。包拯对法院系统的改革确实有很大的贡献。在宋代,老百姓到衙门打官司,要请人写诉状,还要通过衙门小官吏传给知府。这样就为衙门小官吏预留了寻租空间,一些讼棍小人趁机敲诈勒索,导致老百姓打不起官司,严重阻碍了社会公平。身为开封第一,包拯打破了这个规矩。他在知府衙门前立了一面鼓,老百姓要打官司。鼓一敲,知府衙门就开了前门,让百姓直接去法院申诉。

好像是一件小事。其实不是的。法律维护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当人们感到困惑时,他们愿意通过诉讼寻求救济,这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制度纠错能力的信心。如果人们人为地在诉讼渠道中制造一个堵塞,他们将被迫寻求其他解决办法,如私刑、暴力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相对于包拯刑警队长和法院院长的身份,他对国家更大的贡献应该是他作为政治家的身份。准确的说是“弹劾”家。

1058年,包拯任右御史大夫,兼任御史。谏官的职责是向皇帝提建议。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官员,既无足轻重,又极其重要;它没有大小的把柄,却有很大的权力,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皇帝听不听大夫的建议。御史钟诚的职责是监督天下官员,有权弹劾三公、九卿。在这两个位置上,包拯都如鱼得水,干得不错。结果也很可观:

他七次弹劾王魁这个残暴的官员,顶住各方压力,终于扳倒了这个宠臣;他以“监守自盗”为由弹劾宋仁宗最亲近的宦官严世良;他四次弹劾皇族郭承佑,让宋仁宗几乎无法下台;他弹劾宰相宋洋——宋洋的文采、道德高尚并无过失,但包拯弹劾他作为朝臣却毫无建树.

包拯六弹“张果”张耀佐的事迹尤为精彩。

当时的宋仁宗非常宠爱张贵妃,爱屋及乌,一年之内就把自己平庸无能的舅舅提拔了四个级别,而且她还担任了组织部长、财政部长等四个要职,这在北宋是史无前例的。

包拯第一个弹劾,一些劝谏者纷纷效仿。但是张尧的地位不降反升,这说明皇帝是支持他的。包拯锲而不舍,连续两次弹劾。宋仁宗心里委屈:我是个九五的人。我必须看着你的眼神来宣传我自己的国家吗?他也发脾气了,决心把“国宾”提升为“国徽大使”。

包拯对谏臣非常不满,要求法庭辩论。廷辩,顾名思义,就是在朝廷上与皇帝公开辩论。

这里说几句。

在封建时代,皇帝无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宫廷辩论的存在,说明在某个时刻,皇帝和臣民是平等的(至少是接近平等的)。否则,皇帝不高兴了,把其他辩手都拖下去砍了,然后宣布自己赢了——法庭辩论就失去了一切意义。

当日,法庭辩论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开始,随后逐渐升级,直至高潮。想想看,一群温文尔雅的文人,以口舌为武器,愤怒地“围攻”皇帝,场面真的够壮观的。说到动情处,包拯在宗面前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了一脸。宋仁宗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无可奈何。下班回到宿舍,打听了消息,终于找到了一个出气的地方,对着丫发脾气:“包拯出言不逊,当着我的面吐槽,就要个徽!玄慧石!你不知道包拯的站台吗?”

就这样结束了吗?没有,包拯继续弹劾是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打了一遍又一遍,皇帝终于不耐烦了,不再动张耀祖的位置。后来,张贵妃死了,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包拯的固执让权贵阶层吃不消,连宋仁宗都怕他。

有意思的是,包拯经常弹劾别人,他自己也曾是被弹劾的对象。这个人是谁?他就是欧阳修。

张、宋祁先后担任过三任大使,可惜都被包拯弹劾。大使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掌管财政大权,收入丰厚。多少人梦寐以求,但保险系数太低,尤其是包拯在密切关注的时候。因此,该职位空缺。和大臣商量后,宋仁宗决定派包拯去做这件事。包拯不介意e

欧阳修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上写了一篇帖子,认为包拯接连弹劾了两位三等大使,却由自己取而代之,会引起其他大臣的非议,认为包拯弹劾三等大使是为了私利。就算包拯光明磊落,也要主动避嫌。其次,包拯对朝廷的安排心安理得,这说明他见识不广,考虑不周。在任命政府干部时,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诚实有礼的人。

欧阳修说的当然也很有道理。包拯听了这些话,要求辞去这个职务。当时朝廷没有更好的人选,不予批准。过了很久,包拯才上任。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欧阳修和包拯有差距,其实不是。包拯不苟言笑,过于严肃,所以得到了一个民间的评价:看包公笑比黄河变清还难。所以他属于朝廷中被严重孤立的一派,欧阳修是他为数不多的心腹之一。说起来,欧阳修还是包拯里的伯乐。

欧阳修和包拯一起参加高考,可惜落后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下沉,阳光大道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包拯做了10年宅男回到文官系统的时候,欧阳修已经是负责官员选拔、派遣、考察的组织部部长,权力很大。同时,欧阳修的文名享誉世界,是文坛上的当红辣鸡。欧阳修提议朝廷重用包拯、王安石等四名年轻干部。因此,包拯逐渐走向了中央权力中心。

俗话说,惜之可惜。欧阳修对包拯的评价也是最准确的:“孝少,乡野有闻;有晚直节,写于朝廷。”

一针见血。

更多包拯是清官还是谏官(宋代名臣包拯)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